癤腫硬包可通過熱敷促進成熟、外用抗生素軟膏、保持皮膚清潔、避免擠壓、口服抗生素等方式消除。癤腫通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、毛囊阻塞、免疫力低下、皮膚損傷、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原因引起。
1、熱敷促成熟:
每日3-4次用40℃左右溫水浸濕毛巾敷于硬包處,每次15分鐘。熱敷能擴張局部血管,加速炎癥物質(zhì)代謝,促進癤腫中心膿液聚集軟化。操作時需注意水溫避免燙傷,熱敷后擦干皮膚。
2、外用抗生素:
局部涂抹莫匹羅星軟膏、夫西地酸乳膏或復(fù)方多粘菌素B軟膏,每日2次。藥物能穿透皮膚表層抑制細菌繁殖,減輕紅腫熱痛癥狀。涂抹前需清潔患處,用藥期間觀察是否出現(xiàn)皮膚過敏反應(yīng)。
3、皮膚清潔:
使用pH5.5弱酸性沐浴露清洗患處周圍皮膚,每日2次。保持清潔可減少皮膚表面細菌負荷,防止感染擴散。避免使用堿性肥皂,清潔后及時擦干,禁止抓撓或摩擦硬包部位。
4、避免擠壓:
癤腫未成熟時擠壓可能導(dǎo)致感染擴散至深層組織,引發(fā)蜂窩織炎或敗血癥。硬包自然破潰后可用無菌棉簽輕柔清理膿液,之后涂抹碘伏消毒。自行穿刺排膿需嚴格消毒器械,但建議由醫(yī)護人員操作。
5、口服抗生素:
多發(fā)癤腫或伴隨發(fā)熱時需口服頭孢氨芐、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或克林霉素。藥物通過全身作用控制感染,療程通常5-7天。糖尿病患者需同步監(jiān)測血糖,抗生素使用期間禁止飲酒。
日常飲食增加維生素A胡蘿卜、菠菜和鋅牡蠣、牛肉攝入,促進皮膚修復(fù);適度進行快走、瑜伽等低強度運動增強免疫力;貼身衣物選擇純棉材質(zhì)并每日更換,床單每周高溫清洗。硬包持續(xù)增大超過5天、出現(xiàn)搏動性疼痛或發(fā)熱癥狀時需及時就醫(yī),必要時行切開引流術(shù)或膿腫切除術(sh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