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肝衰竭患者需注意日常護理、飲食調整、藥物管理、癥狀監(jiān)測及并發(fā)癥預防。
1、飲食調整:
低鹽低脂高蛋白飲食有助于減輕肝臟負擔,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控制在1-1.5g/kg體重,優(yōu)先選擇魚肉、雞蛋白等優(yōu)質蛋白。限制鈉鹽攝入每日不超過3g,避免腌制食品。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K,可食用燕麥、菠菜等食物。
2、藥物管理:
避免使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、紅霉素、異煙肼等。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調整利尿劑螺內酯、抗肝性腦病藥物乳果糖的用量。中藥使用需謹慎,禁用何首烏、土三七等具有肝毒性的藥材。
3、癥狀監(jiān)測:
每日記錄體重、腹圍變化,觀察是否有下肢水腫加重。注意意識狀態(tài)改變如計算力下降、晝夜顛倒等肝性腦病前兆。發(fā)現(xiàn)嘔血黑便、尿量減少等異常需立即就醫(yī)。
4、并發(fā)癥預防:
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者應進食軟爛食物,避免堅硬食物劃傷血管。保持大便通暢,預防肝性腦病。臥床患者需每2小時翻身,預防壓瘡發(fā)生。接種乙肝疫苗、肺炎疫苗等可降低感染風險。
5、生活護理:
保證充足休息,每日午休30-60分鐘。進行散步、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,避免劇烈活動。絕對禁酒,遠離二手煙。保持情緒穩(wěn)定,可通過冥想、音樂療法緩解焦慮。
慢性肝衰竭患者需建立規(guī)律的作息時間,晨起空腹測量體重并記錄。飲食可選擇小米粥、清蒸魚等易消化食物,分5-6次少量進食。適當進行腹式呼吸訓練改善膈肌運動,每日2次每次10分鐘。注意個人衛(wèi)生,飯后用軟毛牙刷清潔口腔。定期復查肝功能、凝血功能、腹部超聲等指標,根據檢查結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出現(xiàn)皮膚瘙癢時避免抓撓,可用溫水擦拭后涂抹保濕霜。家屬應學習基本護理技能,掌握肝性腦病早期識別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