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底超聲檢查可評估盆底肌肉、韌帶及器官結構異常,常見檢出疾病包括壓力性尿失禁、盆腔器官脫垂、膀胱膨出、直腸膨出、盆底肌功能障礙。
1、尿失禁:壓力性尿失禁是盆底超聲主要篩查目標,表現(xiàn)為咳嗽或跳躍時漏尿。檢查可量化尿道膀胱角變化,評估尿道移動度。輕中度患者建議凱格爾運動強化盆底肌,生物反饋訓練改善神經控制。重度者需考慮尿道中段懸吊術或膀胱頸懸吊術。
2、器官脫垂:盆腔器官脫垂通過超聲觀察臟器下移程度,分為膀胱膨出、子宮脫垂、直腸膨出三型??赡芘c多次分娩、長期腹壓增高有關,典型癥狀為下墜感、排尿困難。非手術治療包括子宮托安置,嚴重脫垂需行骶棘韌帶固定術或陰道封閉術。
3、盆底疝:超聲能清晰顯示直腸陰道隔缺損導致的腸疝形成,常伴隨排便障礙和會陰脹痛。發(fā)病與盆底筋膜損傷相關,早期可通過提肛運動改善,復雜疝需進行經腹或經會陰疝修補術。
4、產后損傷:經會陰超聲能精準識別分娩導致的肛提肌撕裂,表現(xiàn)為肌纖維連續(xù)性中斷。此類損傷易導致慢性盆腔痛,產后42天篩查后應盡早開始電刺激治療,結合陰道啞鈴訓練促進肌肉修復。
5、慢性疼痛:盆底肌痙攣或瘢痕粘連在超聲下表現(xiàn)為肌厚度異常或血流信號改變,可能與長期久坐或炎癥有關。物理治療采用體外沖擊波緩解肌肉緊張,配合溫水坐浴每日兩次,每次15分鐘。
日常應避免長期負重及久蹲動作,推薦游泳和瑜伽等低沖擊運動增強核心肌群。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E和鎂元素,適量攝入深海魚類與堅果。出現(xiàn)持續(xù)漏尿或下體異物感應及時復查超聲,絕經后女性建議每年進行盆底功能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