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膚過敏可通過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、依巴斯汀等抗組胺藥物緩解癥狀,通常由花粉接觸、食物刺激、藥物反應、紫外線照射、免疫異常等因素引起。
1、抗組胺藥物:
抗組胺藥物是治療皮膚過敏的常用藥物,通過阻斷組胺受體減輕瘙癢、紅腫等癥狀。氯雷他定適用于緩解慢性蕁麻疹和過敏性鼻炎,西替利嗪對季節(jié)性過敏效果顯著,依巴斯汀可用于特應性皮炎伴隨的過敏反應。這類藥物需避免與鎮(zhèn)靜類藥物同服,可能出現(xiàn)嗜睡等副作用。
2、激素類藥物:
中重度過敏可短期使用糖皮質(zhì)激素類藥物,如地塞米松乳膏、氫化可的松軟膏等。地塞米松適用于急性接觸性皮炎,氫化可的松對蟲咬性皮炎有效。面部及皮膚薄嫩部位需謹慎使用,連續(xù)用藥不超過兩周,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皮膚萎縮或毛細血管擴張。
3、免疫調(diào)節(jié)劑:
他克莫司軟膏、吡美莫司乳膏等鈣調(diào)磷酸酶抑制劑適用于激素無效的特應性皮炎。他克莫司對頑固性濕疹效果較好,吡美莫司可用于兒童輕度特應性皮炎。用藥初期可能出現(xiàn)灼熱感,需避光使用并配合保濕劑修復皮膚屏障。
4、過敏原阻斷:
皮膚屏障修復劑如氧化鋅軟膏、凡士林可隔離外界過敏原。氧化鋅對尿布疹和輕度燙傷有效,凡士林適用于干燥性濕疹。使用前需清潔患處,每日涂抹2-3次形成保護膜,避免與刺激性化妝品同時使用。
5、輔助治療:
維生素C和葡萄糖酸鈣注射可降低血管通透性,用于急性過敏發(fā)作輔助治療。維生素C適用于日光性皮炎輔助修復,葡萄糖酸鈣對血清病樣反應有效。靜脈給藥需監(jiān)測心率,口服制劑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。
過敏期間建議穿著純棉衣物減少摩擦,每日補充500ml溫水促進代謝,避免食用海鮮、芒果等易致敏食物。急性發(fā)作時可用冷毛巾濕敷緩解瘙癢,外出時使用SPF30以上防曬霜。癥狀持續(xù)48小時不緩解或出現(xiàn)呼吸困難需立即就醫(yī),長期反復過敏建議進行血清IgE檢測和斑貼試驗明確病因。恢復期可進行游泳、瑜伽等低強度運動增強免疫力,每周3次每次30分鐘為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