瘢痕疙瘩可通過硅酮凝膠、糖皮質(zhì)激素藥膏、免疫調(diào)節(jié)劑、激光治療、手術切除等方式改善。瘢痕疙瘩通常由創(chuàng)傷修復異常、膠原過度增生、炎癥反應持續(xù)、遺傳因素、局部張力過高等原因引起。
1、硅酮凝膠:
硅酮凝膠通過封閉瘢痕組織減少水分蒸發(fā),抑制成纖維細胞活性。臨床常用復方肝素鈉尿囊素凝膠、積雪苷霜軟膏等,需連續(xù)使用3-6個月。適用于增生期瘢痕,對陳舊性瘢痕效果有限。
2、糖皮質(zhì)激素:
曲安奈德、倍他米松等糖皮質(zhì)激素藥膏能抑制炎癥介質(zhì)釋放,減少膠原合成。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可軟化硬結(jié),但需警惕皮膚萎縮和毛細血管擴張。每月治療1次,3次為1療程。
3、免疫調(diào)節(jié)劑:
他克莫司軟膏通過阻斷T細胞活化減輕瘢痕增生,適用于激素治療無效者。5-氟尿嘧啶注射液局部注射可干擾膠原代謝,需配合脈沖染料激光改善紅斑。治療周期通常持續(xù)12周。
4、激光干預:
點陣二氧化碳激光通過熱損傷刺激膠原重塑,適合隆起明顯的瘢痕。595nm脈沖染料激光能選擇性破壞增生血管,改善瘢痕充血。需間隔1-2個月治療,共需3-5次。
5、手術切除:
瘢痕疙瘩切除術后需聯(lián)合電子線放射治療防止復發(fā),放射劑量控制在15-20Gy。Z成形術可改變皮膚張力方向,減少傷口牽拉。術后需持續(xù)使用減張器3-6個月。
日常護理需避免搔抓摩擦瘢痕,紫外線強烈時使用物理防曬。增加維生素E和鋅元素攝入有助于創(chuàng)面修復,深海魚油中的ω-3脂肪酸可減輕炎癥反應。壓力衣治療需每天佩戴23小時以上,持續(xù)6-12個月。瘢痕體質(zhì)者應避免穿耳洞、紋身等皮膚創(chuàng)傷行為,外傷后及時使用硅酮敷料預防增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