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腰疼可通過骨科、康復科、疼痛科、風濕免疫科、中醫(yī)科等科室治療。腰疼可能由骨質疏松、腰椎退行性病變、肌肉勞損、椎間盤突出、強直性脊柱炎等原因引起。
1、骨科:
骨科是處理骨骼相關疾病的首選科室,老年人腰疼可能與骨質疏松、腰椎壓縮性骨折、腰椎管狹窄等骨骼病變有關。骨質疏松患者通常表現(xiàn)為夜間疼痛加劇、身高變矮;腰椎壓縮性骨折可能伴隨突發(fā)劇痛、活動受限。骨科醫(yī)生會通過X光、骨密度檢測等手段確診,并建議鈣劑、維生素D、雙膦酸鹽等藥物治療,嚴重者需行椎體成形術或內固定手術。
2、康復科:
康復科適合慢性腰疼或術后恢復患者,治療重點在于功能改善。腰肌勞損、腰椎小關節(jié)紊亂等疾病可通過物理因子治療如超短波、中頻電療緩解炎癥,配合核心肌群訓練、麥肯基療法等運動康復增強脊柱穩(wěn)定性。康復科還會使用支具保護腰椎,指導患者進行游泳、八段錦等低沖擊運動。
3、疼痛科:
頑固性腰疼患者可選擇疼痛科介入治療。神經根性疼痛可能與腰椎間盤突出壓迫有關,表現(xiàn)為下肢放射痛、麻木感。疼痛科采用神經阻滯、射頻消融等微創(chuàng)技術阻斷痛覺傳導,對于椎間盤突出可進行臭氧注射或膠原酶溶解術,同時聯(lián)合普瑞巴林、塞來昔布、曲馬多等藥物控制神經病理性疼痛。
4、風濕免疫科:
晨僵超過30分鐘的腰疼需警惕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性疾病。這類疼痛具有夜間加重、活動后減輕的特點,可能伴隨虹膜炎、足跟痛。風濕免疫科通過HLA-B27基因檢測、MRI明確診斷,使用非甾體抗炎藥、柳氮磺吡啶、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等藥物控制炎癥進展,同時推薦患者每日進行擴胸運動和脊柱伸展練習。
5、中醫(yī)科:
中醫(yī)將腰疼歸為"痹證"范疇,認為與腎虛血瘀、寒濕阻滯有關。除針灸取穴腎俞、委中外,會根據證型選用獨活寄生湯、腎氣丸等方劑調理。推拿手法可松解腰背部肌肉痙攣,拔罐療法有助于祛除濕邪。建議患者日常用杜仲、牛膝煲湯食療,避免久坐濕地。
老年人腰疼日常需注意睡硬板床并保持膝關節(jié)屈曲體位,坐姿時使用腰靠支撐。飲食應保證每日3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攝入,多食用黑芝麻、蝦皮等富鈣食物。運動方面推薦每天30分鐘快走或水中漫步,避免提重物及突然扭轉腰部。若疼痛持續(xù)加重或出現(xiàn)大小便失禁等馬尾綜合征表現(xiàn),需立即急診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