淋病通常不能自行恢復,需通過抗生素治療、安全性行為干預、伴侶同步治療、局部護理、定期復查等方式干預。淋病主要由淋球菌感染引起,常表現(xiàn)為尿道膿性分泌物、排尿灼痛等癥狀。
1、抗生素治療:
淋病治療以抗生素為主,常用藥物包括頭孢曲松、阿奇霉素、多西環(huán)素。淋球菌對青霉素類耐藥率較高,需根據藥敏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。不規(guī)范用藥易導致病程遷延或轉為慢性。
2、安全性行為:
治療期間需嚴格避免性接觸,愈后使用避孕套可降低復發(fā)風險。無保護性行為可能造成重復感染或傳播給伴侶。合并其他性傳播疾病時需延長觀察期。
3、伴侶管理:
確診后需通知近期性伴侶接受同步篩查治療,避免交叉感染。未治療的伴侶可能成為隱匿傳染源,導致治愈后再次感染。伴侶陰性者也建議預防性用藥。
4、局部護理:
出現(xiàn)尿道分泌物時可使用生理鹽水沖洗,保持外陰清潔干燥。避免抓撓患處或使用刺激性洗劑。女性患者需注意陰道菌群平衡,預防繼發(fā)感染。
5、復查監(jiān)測:
完成療程后需間隔2周復查PCR或培養(yǎng),確認病原體清除。持續(xù)陽性者需調整抗生素方案。合并HIV感染者需延長隨訪至6個月。
治療期間建議增加水分攝入促進代謝,避免飲酒及辛辣食物刺激泌尿系統(tǒng)。適度運動有助于提升免疫力,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加重不適。貼身衣物需每日煮沸消毒,生活用品單獨存放。出現(xiàn)高熱、關節(jié)痛等全身癥狀需立即就醫(yī)排查播散性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