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口腔皰疹需注意隔離防護、飲食調整、口腔清潔、藥物使用及并發(fā)癥觀察。口腔皰疹主要由單純皰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,表現為口腔黏膜水皰、潰瘍及疼痛,可能伴有發(fā)熱、淋巴結腫大等癥狀。
1、隔離防護
患兒應避免與其他兒童密切接觸,防止病毒傳播。個人用品如餐具、毛巾需單獨使用并定期消毒。皰疹結痂前具有傳染性,家長需監(jiān)督兒童勤洗手,減少揉眼、摳鼻等行為,防止病毒擴散至眼部或皮膚。
2、飲食調整
選擇溫涼流質或軟質食物,如米粥、蒸蛋、果泥,避免酸性、辛辣或堅硬食物刺激潰瘍。少量多次補充水分,可適量飲用椰子水、稀釋果汁。若因疼痛拒食,可用吸管輔助進食,防止脫水及營養(yǎng)不良。
3、口腔清潔
使用兒童專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牙齒,飯后用生理鹽水或碳酸氫鈉溶液漱口。嬰幼兒可用紗布蘸取溫水擦拭牙齦及舌面。潰瘍處可局部噴涂西瓜霜噴劑緩解疼痛,但需避免吞咽。
4、藥物使用
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顆粒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規(guī)范使用。發(fā)熱時可遵醫(yī)囑服用布洛芬混懸液退熱,禁用阿司匹林。局部鎮(zhèn)痛可選用利多卡因凝膠,但需嚴格控制用量。禁止自行使用抗生素或激素類藥物。
5、并發(fā)癥觀察
密切監(jiān)測體溫變化,若持續(xù)高熱超過3天或出現嗜睡、抽搐需及時就醫(yī)。觀察有無牙齦出血、皮膚瘀斑等凝血異常表現。皰疹擴散至眼角膜或伴發(fā)腦炎時,可能出現畏光、頭痛、嘔吐等神經系統癥狀,需緊急處理。
患兒恢復期間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每日更換枕套及玩具消毒。飲食可逐步添加富含維生素B族的燕麥、瘦肉及維生素C含量高的獼猴桃、草莓,促進黏膜修復。避免過度勞累,保證充足睡眠。若家庭中有孕婦或免疫力低下成員,需加強防護措施。癥狀完全消退后仍建議隔離1周,定期復查口腔黏膜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