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椎間盤突出癥建議首診掛骨科或脊柱外科,根據癥狀嚴重程度可能需轉診康復科或疼痛科。主要就診路徑有骨科初診評估、脊柱外科專科治療、康復科功能訓練、疼痛科對癥處理、神經外科手術干預。
1、骨科初診:
骨科是腰椎間盤突出的常規(guī)首診科室,可完成基礎影像學檢查和初步診斷。醫(yī)生通過X線、CT或MRI判斷椎間盤突出程度,評估是否合并骨質增生或椎管狹窄。對于輕度膨出患者,骨科可開具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、肌肉松弛劑如乙哌立松等藥物,并指導佩戴腰圍保護。
2、脊柱外科:
當出現(xiàn)持續(xù)神經壓迫癥狀時需轉診脊柱外科。??漆t(yī)生會評估下肢放射痛、肌力下降等神經損害表現(xiàn),判斷是否需椎間孔鏡手術或開放椎間盤切除術。該科室針對保守治療無效、馬尾綜合征等嚴重病例,開展微創(chuàng)介入治療和脊柱內固定手術。
3、康復科介入:
急性期后建議康復科進行功能恢復。物理治療師通過牽引、超短波等理療緩解肌肉痙攣,制定核心肌群訓練計劃。個性化方案包括麥肯基療法、懸吊運動訓練等,改善腰椎穩(wěn)定性,預防復發(fā)。
4、疼痛科管理:
頑固性疼痛患者可在疼痛科接受神經阻滯治療。選擇性神經根阻滯、硬膜外腔注射等介入技術能精準阻斷痛覺傳導??剖彝瑫r開展射頻消融、臭氧注射等微創(chuàng)療法,適用于不適合手術的高齡患者。
5、神經外科會診:
當合并嚴重脊髓壓迫或椎管內占位時需神經外科處理。醫(yī)生評估括約肌功能障礙等馬尾神經癥狀,必要時行椎板減壓術或椎體融合術。術后配合腦脊液檢查排除蛛網膜炎等并發(fā)癥。
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日常應避免久坐久站,睡眠選用硬板床,坐姿保持腰椎前凸。急性期疼痛緩解后可進行游泳、平板支撐等低沖擊運動,加強腹橫肌和多裂肌訓練。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,控制體重減輕腰椎負荷。出現(xiàn)下肢麻木、大小便失禁等紅色警報癥狀時需急診處理??祻碗A段建議每3個月復查MRI觀察神經恢復情況,長期隨訪需防范鄰近節(jié)段退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