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管內(nèi)斑塊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、規(guī)律運動、控制基礎疾病、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。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通常由血脂異常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吸煙、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。
1、飲食調整:
減少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攝入,選擇橄欖油、深海魚類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。增加膳食纖維攝入,每日進食燕麥、糙米等全谷物及菠菜、西蘭花等蔬菜。限制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(nèi)臟,每日膽固醇攝入控制在300mg以下。
2、運動干預:
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游泳、騎自行車。結合抗阻訓練,每周2-3次啞鈴操或彈力帶練習。運動時心率控制在220-年齡×60%-70%范圍,避免劇烈運動誘發(fā)心腦血管事件。
3、危險因素控制:
將血壓穩(wěn)定在140/90mmHg以下,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%以內(nèi)。戒煙并避免二手煙暴露,男性腰圍控制在90cm以下,女性控制在85cm以下。定期監(jiān)測血脂四項,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低于2.6mmol/L。
4、藥物治療:
使用阿托伐他汀、瑞舒伐他汀、匹伐他汀等他汀類藥物調節(jié)血脂??寡“逯委熆蛇x用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。合并高血壓者需配合氨氯地平、纈沙坦等降壓藥物,糖尿病患者需規(guī)范使用二甲雙胍等降糖藥。
5、血運重建:
冠狀動脈嚴重狹窄時考慮經(jīng)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,包括球囊擴張和支架植入。頸動脈狹窄超過70%需行頸動脈內(nèi)膜剝脫術,外周動脈疾病可進行血管旁路移植術。術后需長期服用雙聯(lián)抗血小板藥物,定期復查血管超聲或CTA。
建立地中海飲食模式,每日攝入30g堅果和500g新鮮蔬果。堅持每周5次、每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,配合每周2次肌肉力量訓練。每3-6個月復查血脂、血糖等指標,控制體重指數(shù)在18.5-23.9之間。出現(xiàn)胸悶、肢體無力等缺血癥狀時需立即就醫(yī),定期進行頸動脈超聲和冠狀動脈鈣化評分評估斑塊進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