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筋膜炎可通過塞來昔布、雙氯芬酸鈉、乙哌立松等藥物緩解癥狀。肌筋膜炎通常由肌肉勞損、寒冷刺激、免疫異常、感染因素、代謝紊亂等原因引起。
1、非甾體抗炎藥:
塞來昔布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反應,適用于急性期疼痛控制。雙氯芬酸鈉可緩解局部紅腫熱痛,胃腸道反應較輕者建議餐后服用。洛索洛芬鈉對關節(jié)周圍軟組織炎癥效果顯著,需避免長期連續(xù)使用。
2、肌肉松弛劑:
乙哌立松能阻斷脊髓反射性肌肉收縮,改善痙攣性疼痛。鹽酸替扎尼定適用于夜間肌肉僵直明顯的患者,服藥期間需監(jiān)測肝功能。氯唑沙宗對慢性勞損引發(fā)的肌筋膜緊張效果較好,常見嗜睡副作用。
3、營養(yǎng)神經藥物:
甲鈷胺可促進神經髓鞘修復,改善伴隨的麻木刺痛感。維生素B1輔助調節(jié)周圍神經功能,建議與B12聯(lián)合使用。腺苷鈷胺對糖尿病合并肌筋膜炎患者更具針對性。
4、外用藥物:
氟比洛芬凝膠貼膏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,皮膚滲透性強。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適合大面積涂抹,每日不超過4次。辣椒堿軟膏通過耗竭P物質緩解慢性疼痛,初期可能有灼熱感。
5、輔助用藥:
草烏甲素片用于風寒濕邪導致的頑固性疼痛,需控制療程。雷公藤多苷片適用于免疫因素誘發(fā)的病例,育齡期女性禁用。硫酸氨基葡萄糖可改善結締組織代謝,需持續(xù)服用3個月。
藥物治療期間建議配合熱敷、低頻脈沖等物理療法,每日進行肩頸操或瑜伽拉伸。飲食注意補充優(yōu)質蛋白和維生素C,限制高嘌呤食物攝入。睡眠時選擇硬度適中的床墊,避免空調冷風直吹患處。癥狀持續(xù)加重或出現肌力下降時需及時就醫(yī)排查強直性脊柱炎等原發(fā)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