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毒屬于皮膚性病科疾病,主要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,也可涉及感染科、婦產科、神經內科等科室。梅毒的診療路徑主要有臨床表現篩查、血清學檢測、腦脊液檢查、影像學評估、多學科會診。
1、皮膚性病科
梅毒螺旋體通過性接觸傳播后,早期表現為硬下疳、淋巴結腫大等皮膚黏膜病變,皮膚性病科醫(yī)生可通過暗視野顯微鏡檢查、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確診。二期梅毒可能出現玫瑰疹、扁平濕疣等廣泛皮損,需進行芐星青霉素肌注治療。該科室還負責梅毒患者的性伴侶追蹤與健康教育。
2、感染科
晚期梅毒可能引發(fā)全身多系統(tǒng)感染,感染科負責處理梅毒導致的心血管梅毒、肝脾腫大等并發(fā)癥。對于青霉素過敏患者,感染科醫(yī)生可選用多西環(huán)素或頭孢曲松替代治療。該科室還需監(jiān)測血清固定現象及治療失敗病例。
3、婦產科
妊娠期梅毒可能通過胎盤垂直傳播導致胎兒畸形、死胎,婦產科需對孕婦進行梅毒血清學篩查。確診孕婦應接受青霉素規(guī)范治療以預防先天性梅毒,分娩時需評估新生兒臍帶血檢測結果。該科室還需指導梅毒產婦實施母乳喂養(yǎng)安全措施。
4、神經內科
神經梅毒可表現為阿羅瞳孔、脊髓癆或麻痹性癡呆,神經內科通過腦脊液白細胞計數、蛋白檢測及梅毒抗體試驗輔助診斷。需采用靜脈注射青霉素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,并定期進行認知功能評估與腦脊液復查。
5、眼科
梅毒可能引起虹膜睫狀體炎、視神經炎等眼部病變,眼科醫(yī)生需進行裂隙燈檢查、眼底熒光造影等評估。除全身抗梅毒治療外,可能需局部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控制炎癥。晚期患者需警惕梅毒導致的視神經萎縮等不可逆損傷。
梅毒患者應保持規(guī)律作息與均衡飲食,適當補充優(yōu)質蛋白與維生素B族促進組織修復。避免吸煙飲酒以免影響免疫功能,性活躍期需嚴格使用避孕套并定期復查血清滴度。出現頭痛、視力變化等神經癥狀或心悸胸悶等心血管癥狀時,應立即前往對應專科進一步診治。所有梅毒感染者均需完成全程規(guī)范治療并接受為期兩年的血清學隨訪監(jiān)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