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突然尿不盡可能由尿路感染、膀胱過度活動癥、盆底肌功能障礙、妊娠壓迫、尿道結石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抗生素治療、行為訓練、盆底康復、體位調整、體外碎石等方式緩解。
1、尿路感染:
細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引發(fā)炎癥刺激,可能與性生活衛(wèi)生不良、飲水不足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尿頻尿急、排尿灼痛等癥狀。治療需遵醫(yī)囑使用左氧氟沙星、頭孢克肟、磷霉素等抗生素,同時增加每日飲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。
2、膀胱過度活動:
逼尿肌異常收縮導致儲尿功能障礙,可能與咖啡因攝入過量、長期憋尿等習慣有關。建議進行膀胱訓練如定時排尿、記錄排尿日記,減少攝入濃茶、可樂等刺激性飲品。
3、盆底肌松弛:
分娩損傷或年齡增長導致盆底支持力下降,可能伴隨壓力性尿失禁癥狀。凱格爾運動每天3組每組15次可增強肌力,嚴重者需采用電刺激或生物反饋治療。
4、妊娠壓迫:
增大的子宮壓迫膀胱減少其容量,孕中晚期多見。采取側臥體位減輕壓迫,避免仰臥位,每次排尿時身體前傾幫助徹底排空膀胱。
5、尿道結石:
結晶堵塞尿道引發(fā)排尿中斷,可能與代謝異常、水分攝入不足有關,常伴腰部絞痛。直徑小于6毫米的結石可通過多飲水、口服坦索羅辛促進排出,較大結石需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或輸尿管鏡取石術。
日常建議穿著棉質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,避免使用堿性過強的洗劑清潔外陰。每周進行3次以上如快走、瑜伽等適度運動,飲食中增加南瓜子、蔓越莓等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。若癥狀持續(xù)超過48小時或出現發(fā)熱、血尿需立即泌尿科就診,妊娠期患者應優(yōu)先選擇產科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