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腸膠囊內鏡檢查屬于無創(chuàng)操作,通過口服智能膠囊完成消化道圖像采集,過程中無導管插入,患者僅需穿戴記錄設備。檢查不適感主要來源于膠囊吞咽困難或腸道準備藥物引起的腹脹,但多數人可耐受。
1、膠囊吞咽:膠囊直徑約11mm×26mm,與普通藥物膠囊尺寸相近。對吞咽功能正常者,配合少量飲水即可順利吞服。存在咽反射敏感者可能出現短暫惡心,采用仰頭吞咽姿勢可降低不適感。
2、腸道準備:檢查前需服用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清潔腸道,部分人可能出現輕度腹脹或排便次數增多。分次飲用溶液、適當走動可緩解腹部不適,清潔度達標率直接影響圖像質量。
3、檢查過程:膠囊隨胃腸蠕動自然行進,8-12小時內排出體外。行進時無牽拉感,少數人在膠囊通過十二指腸時出現短暫隱痛,與腸腔彎曲角度有關,通常數分鐘自行緩解。
4、活動限制:檢查期間避免劇烈運動或接觸強磁場,需每15分鐘確認記錄儀信號正常。穿戴記錄腰帶可能產生輕微束縛感,選擇寬松衣物可提升舒適度。
5、風險控制:膠囊滯留發(fā)生率低于1%,多見于腸道狹窄患者。檢查前需評估腹部手術史,疑似梗阻時建議改用CT小腸造影。滯留后多可通過腸鏡取出,極少數需手術干預。
檢查后2小時內可進食流質,24小時內避免駕駛或高空作業(yè)。建議增加膳食纖維攝入促進膠囊排出,如燕麥、火龍果等。適當散步有助于腸道蠕動,出現持續(xù)腹痛或72小時未排出需及時復診。記錄儀數據導出后需專業(yè)醫(yī)師分析,通常3-5個工作日出具報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