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病淋巴肉芽腫是由沙眼衣原體L1-L3血清型感染引起的性傳播疾病,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,典型表現為腹股溝淋巴結腫大、化膿及全身癥狀。病因包括無保護性行為、多性伴侶、局部衛(wèi)生不良、免疫力低下及合并其他性傳播感染。臨床分為原發(fā)損害期、淋巴播散期和慢性并發(fā)癥期三個階段。
1、病原體:
性病淋巴肉芽腫的致病微生物為沙眼衣原體特殊亞型L1-L3血清型,其侵襲力強于普通衣原體,可經微小皮膚黏膜破損侵入人體。病原體在局部繁殖后沿淋巴管擴散,引發(fā)特征性淋巴結炎癥反應,病理表現為肉芽腫形成伴星狀膿腫。
2、傳播途徑:
性接觸是主要傳播方式,包括陰道交、肛交和口交。偶見經污染物間接傳播案例。男性同性性行為者肛周感染風險顯著增高。潛伏期3-30天,期間感染者雖無癥狀但已具備傳染性。
3、典型癥狀:
初期表現為生殖器無痛性小潰瘍原發(fā)灶,1-4周后進展為單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橫痃,淋巴結粘連成塊、表面皮膚呈紫紅色,最終破潰形成多發(fā)性瘺管。可伴發(fā)熱、關節(jié)痛等全身癥狀,直腸感染者可出現里急后重、黏液血便。
4、診斷方法:
需結合病史、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。微量免疫熒光法檢測血清型特異性抗體陽性率達80%,淋巴結穿刺液衣原體培養(yǎng)或核酸檢測可確診。需與梅毒、軟下疳、腹股溝肉芽腫等疾病鑒別。
5、并發(fā)癥:
慢性期可導致生殖器象皮腫、直腸狹窄、尿道瘺等不可逆損害。女性患者可能出現盆腔粘連、不孕。HIV感染者病程進展更快,更易發(fā)生全身播散。
預防重點在于規(guī)范性行為防護和使用安全套。急性期患者應避免性接觸直至完成治療,性伴侶需同步篩查。治療期間保持患處清潔干燥,穿寬松棉質內衣。飲食需增加優(yōu)質蛋白和維生素攝入,如雞蛋、魚肉、深色蔬菜等促進組織修復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愈后定期隨訪監(jiān)測并發(fā)癥,出現排尿排便異?;蛏称髯冃涡杓皶r復診。合并HIV感染者需強化免疫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