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阻塞性腮腺炎通常不會自愈,需要針對性治療干預。該病由腮腺導管阻塞或狹窄導致唾液排出受阻,長期可能引發(fā)反復腫脹和感染。
一、疾病分期與癥狀表現:
早期主要表現為進食后腮腺區(qū)腫脹,癥狀可自行緩解;隨著病情進展,腫脹持續(xù)時間延長,可能伴隨疼痛和導管口溢膿。慢性期可見腺體纖維化,導管系統(tǒng)永久性損傷。
二、治療措施與干預方案:
急性發(fā)作期需抗感染治療,常用藥物包括青霉素類、頭孢類抗生素。導管狹窄者可嘗試導管擴張術或內鏡下介入治療。反復發(fā)作或腺體嚴重破壞者,可能需要行腮腺部分切除術。日常護理強調保持口腔衛(wèi)生,進食酸性食物促進唾液分泌,避免脫水。
三、特殊注意事項:
長期反復炎癥可能增加腺體癌變風險,建議定期隨訪。合并干燥綜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時需協(xié)同治療。吸煙者應戒煙以減少導管刺激,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概率。
患者日常應保持每日飲水1500-2000毫升,選擇無糖口香糖或維生素C片刺激唾液分泌。飲食宜清淡,避免過硬食物加重腺體負擔。出現持續(xù)腫脹或發(fā)熱需及時就醫(yī),避免擠壓腫脹部位。冬季注意面部保暖,外出可佩戴口罩減少冷空氣刺激。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專科檢查,監(jiān)測腺體功能狀態(tà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