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關節(jié)扭傷可通過休息制動、冰敷消腫、加壓包扎、抬高患肢、藥物治療等方式處理。膝關節(jié)扭傷通常由運動損傷、外力撞擊、關節(jié)不穩(wěn)、韌帶松弛、退行性變等原因引起。
1、休息制動
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動,避免患肢負重。使用支具或彈性繃帶固定關節(jié),減少韌帶二次損傷。制動時間根據損傷程度決定,輕度扭傷需限制活動3-5天,嚴重者需配合拐杖輔助行走。
2、冰敷消腫
傷后48小時內每2小時冰敷15-20分鐘,低溫可收縮血管減輕腫脹。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凍傷皮膚。若局部出現淤青或持續(xù)發(fā)熱,可能存在軟組織撕裂需就醫(yī)。
3、加壓包扎
彈性繃帶自足背向膝蓋方向螺旋纏繞,壓力需均勻適度。包扎過緊可能影響血液循環(huán),需定期檢查足趾顏色和溫度。夜間睡眠時可解除包扎避免壓迫神經。
4、抬高患肢
平臥時將小腿墊高超過心臟水平,利用重力促進靜脈回流??膳c冰敷同步進行,每日抬高累計不少于4小時。長期保持抬高位可能造成關節(jié)僵硬,需適度活動踝關節(jié)。
5、藥物治療
可遵醫(yī)囑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緩解疼痛,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修復軟骨,云南白藥氣霧劑局部抗炎。若關節(jié)出現明顯松動感或無法承重,可能存在韌帶斷裂需手術修復。
恢復期可進行直腿抬高、踝泵運動等低強度訓練,逐步增加膝關節(jié)活動度。飲食注意補充蛋白質和鈣質,如牛奶、魚肉等促進組織修復。避免早期進行跑跳等劇烈運動,建議穿戴護膝3-6個月預防再損傷。若腫脹疼痛持續(xù)超過1周或關節(jié)活動受限,需及時進行核磁共振檢查明確韌帶損傷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