膀胱癌手術存在一定風險,但風險程度與手術方式、患者身體狀況及術后護理密切相關。
1、手術方式與風險分級:
經(jīng)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創(chuàng)傷較小,常見風險為術中出血或術后短暫排尿困難;根治性膀胱切除術需切除整個膀胱,可能伴隨尿流改道并發(fā)癥如腸梗阻或吻合口瘺。開放手術切口感染風險高于腹腔鏡手術,但后者可能因操作空間受限增加周圍臟器損傷概率。
2、患者個體因素影響:
合并糖尿病者傷口愈合延遲風險提升3倍,心血管疾病患者全麻后心肌梗死發(fā)生率可達5%。術前血紅蛋白低于90g/L時,術后輸血概率增加40%,長期吸煙者肺部感染風險較非吸煙者高2.5倍。年齡大于75歲患者術后譫妄發(fā)生率超30%。
3、圍手術期管理要點:
術前需控制血糖至空腹8mmol/L以下,血壓維持在140/90mmHg以內。術后每日飲水2000ml可降低尿路感染風險,早期下床活動能減少靜脈血栓發(fā)生率50%。造口護理需每日觀察排泄物性狀,周圍皮膚使用氧化鋅軟膏預防皮炎。術后3個月需進行首次膀胱鏡復查。
術后飲食宜選擇高蛋白的魚肉、豆制品促進組織修復,每日補充500g深色蔬菜預防便秘。適度的散步運動可從術后兩周開始,以心率不超過靜息狀態(tài)30次/分為宜。心理方面需關注尿流改道患者的身體意象障礙,參加病友互助小組可改善抑郁評分。長期隨訪需監(jiān)測上尿路功能,每年進行1次靜脈尿路造影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