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體出血可通過藥物治療、激光治療、玻璃體切除術等方式治療。玻璃體出血通常由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、視網膜靜脈阻塞、眼外傷、視網膜裂孔、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等原因引起。
1、藥物治療
玻璃體出血早期可遵醫(yī)囑使用止血藥物如氨甲環(huán)酸、酚磺乙胺等控制出血,配合活血化瘀藥物如血栓通、丹參注射液促進積血吸收。若存在感染風險需聯(lián)合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。藥物治療適用于出血量少且無視網膜脫離的情況,需定期復查眼底。
2、激光治療
針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視網膜靜脈阻塞引起的出血,可采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封閉滲漏血管。激光能減少新生血管形成,降低再出血概率。治療前需通過B超評估出血程度,術后需避免劇烈運動并監(jiān)測眼壓。
3、玻璃體切除術
對于出血量大或合并視網膜脫離者,需行玻璃體切割手術清除積血并修復視網膜。手術可聯(lián)合眼內氣體或硅油填充維持視網膜復位。術后需保持特定體位2-4周,定期復查避免并發(fā)性白內障或青光眼。
4、原發(fā)病治療
糖尿病性出血需嚴格控制血糖,高血壓患者需規(guī)范降壓。視網膜靜脈阻塞可考慮抗VEGF藥物注射。所有患者均應治療基礎疾病,否則易導致反復出血。
5、輔助治療
出血急性期需抬高床頭休息,避免彎腰及劇烈活動??膳浜铣暡ㄋ幬镫x子導入促進積血消散?;謴推谘a充維生素C、花青素等抗氧化劑,但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。
玻璃體出血患者治療期間應保持情緒穩(wěn)定,避免揉眼或外力撞擊。飲食宜清淡富含優(yōu)質蛋白如魚肉、豆制品,限制高糖高脂食物。術后三個月內避免游泳及高空作業(yè),外出佩戴防護眼鏡。若出現(xiàn)眼痛、視力驟降或閃光感應立即復診,長期未吸收的積血可能誘發(fā)青光眼或視網膜病變。定期眼底檢查對預防復發(fā)至關重要,糖尿病患者建議每3-6個月進行眼科隨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