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塞可能由風寒感冒或風熱感冒引起,風寒感冒表現(xiàn)為鼻塞流清涕、畏寒無汗,風熱感冒表現(xiàn)為鼻塞流黃涕、咽痛發(fā)熱。風寒感冒可通過生姜紅糖水、艾葉泡腳、蔥白豆豉湯緩解;風熱感冒可選用金銀花露、桑菊飲、薄荷茶改善癥狀。
1、癥狀鑒別:風寒感冒鼻塞多伴隨清水樣鼻涕、打噴嚏、頭痛及肌肉酸痛,舌苔薄白;風熱感冒鼻塞常伴黏稠黃涕、咽喉腫痛、口渴舌紅。風寒感冒需發(fā)汗解表,風熱感冒需疏風清熱。
2、風寒誘因:多因氣溫驟降受涼導致,寒邪侵襲肺衛(wèi)。建議飲用紫蘇生姜水,用熱毛巾敷鼻梁,保持室溫20-24℃。避免生冷食物,選擇洋蔥、大蒜等辛溫食材。
3、風熱誘因:常見于春夏季節(jié),風熱之邪犯肺??砂茨τ阊?,飲用菊花決明子茶,室內(nèi)濕度維持在50%-60%。忌食辛辣燥熱食物,適當食用梨子、蓮藕等涼潤食材。
4、病理差異:風寒感冒多與鼻病毒有關,表現(xiàn)為鼻腔黏膜蒼白水腫;風熱感冒常合并細菌感染,可見鼻腔充血分泌物增多。風寒感冒病程約3-5天,風熱感冒易反復需7-10天恢復。
5、用藥選擇:風寒適用感冒清熱顆粒、荊防顆粒、正柴胡飲;風熱推薦連花清瘟膠囊、雙黃連口服液、銀翹解毒片。持續(xù)發(fā)熱超過38.5℃或癥狀加重需就醫(yī)。
日常注意保持鼻腔清潔,生理鹽水沖洗每日2-3次。適度進行八段錦、太極拳等溫和運動增強衛(wèi)氣。飲食遵循"寒者熱之,熱者寒之"原則,風寒期選擇桂圓紅棗粥,風熱期食用百合綠豆湯。睡眠時抬高床頭15度可減輕鼻塞,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防護。觀察癥狀變化,若出現(xiàn)耳痛、面部壓痛等并發(fā)癥應及時耳鼻喉科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