腦炎是腦實質受病原體侵襲導致的炎癥性疾病,嚴重程度因病因和個體差異而不同。
1、病因與分型:
病毒性腦炎最常見,如單純皰疹病毒、乙腦病毒等;細菌性、真菌性或自身免疫性腦炎相對少見。病毒性腦炎多數(shù)輕癥可自愈,但皰疹病毒性腦炎若不及時干預,病死率可達30%。部分患者遺留癲癇、認知障礙等后遺癥。
2、典型癥狀分級:
輕度表現(xiàn)為發(fā)熱、頭痛、嗜睡;中度出現(xiàn)頸項強直、嘔吐、意識模糊;重度可進展為抽搐、昏迷或呼吸衰竭。兒童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出現(xiàn)重癥,需通過腰穿腦脊液檢查明確診斷。
3、治療與預后:
輕癥以對癥支持為主,如降溫、脫水降顱壓;皰疹病毒性腦炎需早期使用抗病毒藥物。重癥需ICU監(jiān)護,部分患者需機械通氣。早期規(guī)范治療者約70%可完全康復,延誤治療可能遺留運動障礙或智力減退。
預防腦炎需按時接種乙腦、流腦等疫苗,防蚊滅蚊;恢復期患者應保證優(yōu)質蛋白攝入如魚肉、豆制品,逐步進行認知訓練如拼圖、閱讀。避免劇烈運動和高脂飲食,定期復查腦電圖。出現(xiàn)頭痛加劇或肢體無力需立即復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