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結腸息肉多數(shù)情況下屬于良性病變,但存在一定癌變風險。息肉性質需通過病理檢查明確,腺瘤性息肉可能發(fā)展為癌癥,炎性或增生性息肉通常無癌變傾向。
一、息肉類型與癌變風險:
腺瘤性息肉占結腸息肉的70%,其中管狀腺瘤癌變率約5%,絨毛狀腺瘤癌變率達30%-40%。炎性息肉多由腸道慢性炎癥刺激形成,幾乎不會癌變;增生性息肉常見于直腸和乙狀結腸,癌變概率低于1%。直徑大于2厘米、表面糜爛出血、基底寬大的息肉癌變風險顯著增加。
二、診斷與治療措施:
結腸鏡檢查是診斷金標準,可同時進行活檢或切除。小息肉可在腸鏡下直接切除,較大息肉需分片切除或手術切除。術后需根據(jù)病理結果制定隨訪計劃,低風險腺瘤每3年復查,高風險腺瘤每年復查。伴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遺傳性疾病者需更密切監(jiān)測。
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纖維飲食,每日攝入30克膳食纖維可降低息肉復發(fā)風險,推薦食用燕麥、木耳等富含可溶性纖維的食物。限制紅肉及加工肉制品攝入,每周運動150分鐘以上有助于改善腸道蠕動。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5年進行腸鏡檢查,有家族史者應提前至30歲開始篩查。戒煙限酒、控制體重對預防息肉癌變具有明確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