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頸息肉是否需要手術取決于具體情況,部分患者可以暫時不手術,但存在惡變風險或癥狀明顯時建議手術切除。宮頸息肉的處理方式主要有觀察隨訪、藥物治療、激光治療、電切術、宮腔鏡下切除術。
宮頸息肉是宮頸管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良性贅生物,多數體積較小且無明顯癥狀。對于直徑小于1厘米、無異常出血或感染的息肉,可先采取定期婦科檢查結合超聲監(jiān)測的方式觀察。醫(yī)生可能開具黃體酮等激素類藥物調節(jié)內分泌,或使用消炎栓劑控制局部炎癥,但藥物無法根除息肉組織。物理治療適用于表淺息肉,激光或冷凍能直接破壞病灶,具有創(chuàng)傷小的優(yōu)勢。
當息肉引起月經量增多、同房后出血或反復感染時,手術干預更為必要。傳統電切術通過高頻電流切除基底組織,但可能影響宮頸機能。宮腔鏡手術能精準定位并完整摘除息肉,特別適合位于宮頸管深部或多發(fā)息肉的情況。絕經后女性若出現息肉增大伴異常出血,需警惕癌變可能,必須通過病理檢查明確性質。術后仍需定期復查,防止復發(fā)風險。
日常應保持外陰清潔干燥,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沖洗陰道。同房時注意動作輕柔,減少宮頸機械性刺激。建議每年進行宮頸癌篩查,合并HPV感染的患者需加強隨訪。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西藍花、獼猴桃等食物,有助于提高黏膜修復能力。出現異常陰道排液或出血量增多時,應及時就醫(yī)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