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疑產褥期深靜脈血栓可通過D-二聚體檢測、下肢靜脈超聲、靜脈造影、CT靜脈成像、磁共振靜脈成像等方式確診。該病可能與血液高凝狀態(tài)、血管內皮損傷、靜脈血流淤滯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(xiàn)為下肢腫脹疼痛、皮溫升高等癥狀。
1、D-二聚體檢測:
作為血栓篩查的初篩指標,D-二聚體水平升高提示體內存在纖維蛋白溶解活動。該檢查敏感性高但特異性較低,陰性結果可基本排除急性血栓,陽性結果需結合影像學進一步確認。哺乳期產婦需注意該指標在產后72小時內生理性升高現(xiàn)象。
2、下肢靜脈超聲:
多普勒超聲是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首選方法,可直觀顯示靜脈腔內血栓回聲及血流信號缺失。檢查時需重點觀察股靜脈、腘靜脈等深靜脈系統(tǒng),具有無創(chuàng)、可重復操作的優(yōu)勢。對于髂靜脈等盆腔深部靜脈,超聲診斷準確率可能受限。
3、靜脈造影:
經足背靜脈注入造影劑后X線攝片,能清晰顯示靜脈充盈缺損或截斷征象。該檢查是診斷深靜脈血栓的金標準,但屬于有創(chuàng)操作且需使用碘造影劑,存在過敏風險及輻射暴露問題,目前已逐步被無創(chuàng)檢查替代。
4、CT靜脈成像:
通過靜脈注射對比劑后進行CT斷層掃描,可三維重建下肢至下腔靜脈的血管影像。該方法對髂靜脈、下腔靜脈血栓的檢出率顯著優(yōu)于超聲,同時能發(fā)現(xiàn)可能存在的肺栓塞。檢查前需評估產婦腎功能及對比劑過敏史。
5、磁共振靜脈成像:
利用磁共振技術無輻射顯示靜脈系統(tǒng),特別適合造影劑禁忌或孕婦群體。MRV能準確鑒別急性期與慢性期血栓,同時評估周圍軟組織情況。檢查耗時較長且對患者配合度要求較高,費用相對昂貴。
確診產褥期深靜脈血栓后需立即啟動抗凝治療,低分子肝素、華法林、利伐沙班是常用藥物選擇。日常護理需注意抬高患肢促進回流,穿戴醫(yī)用彈力襪預防血栓進展。飲食應保證充足水分攝入,適當增加洋蔥、深海魚等抗凝食物?;謴推谠卺t(yī)生指導下進行踝泵運動、床上腳踏車等康復訓練,避免久坐久站。出現(xiàn)呼吸困難、胸痛等癥狀需警惕肺栓塞可能,應立即急診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