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底彩超主要用于檢查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,主要包括盆底肌損傷、膀胱膨出、子宮脫垂、直腸膨出、尿道功能障礙等。
1、盆底肌損傷
盆底肌損傷是盆底功能障礙的常見表現(xiàn),多由妊娠分娩、長期腹壓增高等因素導致。超聲可清晰顯示盆底肌群的完整性,評估肌肉撕裂或變薄程度。輕度損傷可通過凱格爾運動改善,中重度需結合生物反饋治療。
2、膀胱膨出
膀胱膨出指膀胱向陰道前壁突出,常見于多次分娩或絕經(jīng)后女性。彩超能動態(tài)觀察膀胱頸位置及移動度,判斷膨出程度。輕度膨出可通過盆底肌鍛煉緩解,嚴重者需手術修復。
3、子宮脫垂
子宮脫垂表現(xiàn)為子宮位置下移甚至脫出陰道口,彩超可測量宮頸外口與處女膜緣距離。常合并膀胱或直腸膨出,輕中度脫垂可使用子宮托,重度需行子宮懸吊術或切除術。
4、直腸膨出
直腸膨出是直腸向陰道后壁突出形成的疝,彩超下可見直腸前壁突入陰道。多伴有排便困難或失禁,輕度可通過飲食調(diào)節(jié)改善便秘,重度需行直腸固定術。
5、尿道功能障礙
彩超可觀察尿道角度及膀胱頸活動度,診斷壓力性尿失禁。尿道過度活動常見于盆底肌松弛,輕癥通過電刺激治療,頑固性尿失禁需行尿道中段懸吊術。
盆底彩超檢查前需排空膀胱,檢查時配合做Valsalva動作以觀察最大脫垂狀態(tài)。日常應避免長期負重、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壓的行為,堅持盆底肌鍛煉有助于預防和改善癥狀。產(chǎn)后42天及更年期女性建議定期篩查,出現(xiàn)墜脹感、漏尿等癥狀應及時就診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