腳上死皮可能由皮膚干燥、摩擦刺激、真菌感染、濕疹、銀屑病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保濕護理、減少摩擦、抗真菌、局部用藥、光療等方式改善。
1、皮膚干燥
長期缺水或環(huán)境干燥會導致角質層代謝異常,足部易出現脫屑和增厚。建議每日溫水泡腳后涂抹含尿素或乳木果油的潤膚霜,避免使用堿性肥皂清潔。冬季可穿棉襪加強保濕,室內使用加濕器調節(jié)濕度。
2、摩擦刺激
鞋子不合腳或長期行走產生的機械摩擦會加速角質增生。選擇透氣寬松的鞋襪,運動時穿戴專業(yè)運動襪,足弓部位可貼硅膠墊減少壓力。已有厚繭者可定期用浮石輕柔打磨,避免撕扯造成損傷。
3、真菌感染
足癬等真菌感染會引發(fā)鱗屑和皸裂,伴隨瘙癢或異味。確診后需使用聯苯芐唑乳膏、特比萘芬噴霧等抗真菌藥物,鞋襪需用沸水燙洗消毒。公共場所避免赤腳行走,保持足部干燥可預防復發(fā)。
4、濕疹
過敏性濕疹會導致腳部皮膚脫屑、紅斑,急性期有滲出傾向??啥唐谕庥脷浠傻乃绍浉嗑徑庋装Y,配合口服氯雷他定抗過敏。避免接觸化學洗滌劑,穿純棉吸汗襪,發(fā)作期間減少海鮮等易致敏食物攝入。
5、銀屑病
銀屑病引發(fā)的腳部鱗屑較厚且呈銀白色,可能累及指甲。需長期使用卡泊三醇軟膏等維生素D3衍生物,中重度患者需結合窄譜紫外線治療。日常需控制情緒壓力,肥胖者減重有助于減輕癥狀。
建議每日觀察死皮變化情況,若伴隨紅腫、滲液或疼痛需及時就醫(yī)。養(yǎng)成穿襪前涂抹保濕霜的習慣,選擇透氣性好的皮質鞋子,避免同一雙鞋連續(xù)穿著超過兩天。糖尿病患者出現足部皮膚問題應優(yōu)先就診,防止繼發(fā)感染。定期修剪指甲時注意保留適當長度,過度修剪可能刺激角質增生。泡腳水溫不宜超過40度,時間控制在15分鐘內為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