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裂的癥狀表現包括排便疼痛、便血、肛門瘙癢、排便困難、肛門痙攣等。
1、排便疼痛:肛裂最常見的癥狀是排便時劇烈疼痛,疼痛可能持續(xù)數分鐘至數小時。疼痛通常呈撕裂樣或燒灼感,排便后逐漸減輕。疼痛程度與裂口深度有關,嚴重時可能影響日常活動。
2、便血:排便時可見鮮紅色血液附著于糞便表面或手紙上,出血量通常較少。血液不與糞便混合,呈點滴狀或噴射狀。長期反復出血可能導致貧血,需警惕其他肛腸疾病。
3、肛門瘙癢:裂口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膚可引起瘙癢感。瘙癢在排便后或夜間加重,抓撓可能加重皮膚損傷。保持局部清潔干燥有助于緩解癥狀,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潔產品。
4、排便困難:因恐懼疼痛而刻意抑制便意,導致糞便干結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糞便過硬會加重裂口損傷,建議增加膳食纖維攝入,如燕麥、火龍果、芹菜等食物,每日飲水量不低于1500毫升。
5、肛門痙攣:肛門括約肌反射性痙攣可導致排便后持續(xù)性疼痛。痙攣可能持續(xù)數小時,嚴重時影響坐臥姿勢。溫水坐浴可放松肌肉,水溫控制在40℃左右,每次15-20分鐘。
日常需注意保持肛門清潔,排便后使用溫水沖洗。飲食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多攝入富含纖維的果蔬。適度進行提肛運動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每日2-3組,每組15-20次。癥狀持續(xù)超過兩周或出血量增加時需及時就醫(yī),排除肛瘺、痔瘡等疾病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