橫結腸癌可通過手術切除、化療、靶向治療、免疫治療、放療等方式治療。橫結腸癌通常由基因突變、慢性炎癥、高脂飲食、家族遺傳、腸道息肉惡變等原因引起。
1、手術切除:
手術是橫結腸癌的主要治療手段,早期患者可通過根治性手術完全切除腫瘤。常見術式包括右半結腸切除術、橫結腸切除術,術后需結合病理分期決定是否輔助化療。手術能有效清除病灶,但需評估患者心肺功能及腫瘤轉移情況。
2、化療方案:
化療適用于II期高?;騃II-IV期患者,常用藥物包含奧沙利鉑、卡培他濱、伊立替康等。新輔助化療可縮小腫瘤體積,輔助化療能降低復發(fā)率?;熆赡芤鸸撬枰种?、消化道反應,需定期監(jiān)測血常規(guī)和肝腎功能。
3、靶向治療:
針對RAS野生型患者可聯(lián)合西妥昔單抗,VEGF抑制劑貝伐珠單抗適用于轉移性結腸癌。靶向藥物需通過基因檢測篩選適用人群,可能引發(fā)皮疹、高血壓等不良反應。治療期間需每2-3個月評估CT影像療效。
4、免疫治療:
MSI-H/dMMR型患者可使用帕博利珠單抗等PD-1抑制劑,客觀緩解率可達40%。免疫治療需檢測微衛(wèi)星狀態(tài),可能誘發(fā)免疫相關性肺炎或結腸炎。出現(xiàn)2級以上不良反應需暫停用藥并給予糖皮質激素。
5、放療應用:
放療主要用于骨轉移止痛或術前降期治療,采用三維適形或調強技術。放射性腸炎是常見并發(fā)癥,需配合腸內(nèi)營養(yǎng)支持。局部晚期腫瘤可聯(lián)合放化療提高手術切除率。
橫結腸癌患者術后需增加優(yōu)質蛋白攝入如魚肉、雞胸肉,每日補充30g膳食纖維。推薦每周150分鐘快走或游泳,避免高脂燒烤食物。造口護理需定期更換底盤,觀察排泄物性狀變化。治療期間每月復查腫瘤標志物,每3-6個月進行腸鏡和全腹CT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