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牙滯留可通過口腔清潔、飲食調整、定期檢查、避免不良習慣、及時就醫(yī)等方式干預。乳牙滯留通常由恒牙萌出異常、乳牙根吸收不足、遺傳因素、頜骨發(fā)育問題、局部炎癥等原因引起。
1、口腔清潔:
乳牙滯留容易導致食物殘渣堆積,增加齲齒和牙齦炎風險。建議每日早晚使用兒童含氟牙膏刷牙,配合牙線清理牙縫。飯后用溫水漱口,減少細菌滋生。家長需協(xié)助低齡兒童完成口腔清潔,確保滯留乳牙周圍無軟垢堆積。若伴有牙齦紅腫,可選擇兒童專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。
2、飲食調整:
避免長期食用粘性食物如奶糖、年糕等,防止滯留乳牙受力不均。增加蘋果、胡蘿卜等需咀嚼的蔬果,刺激頜骨發(fā)育。控制高糖飲食頻率,每日加餐優(yōu)選奶酪、堅果等富含鈣磷的食物。對于雙側乳牙滯留者,建議將食物切成小塊,均衡使用雙側牙齒咀嚼。
3、定期檢查:
每3-6個月進行口腔檢查,通過X光片監(jiān)測恒牙胚發(fā)育情況。醫(yī)生會評估乳牙牙根吸收程度,記錄恒牙萌出角度。對于7歲以上兒童,需重點關注下頜前牙區(qū)滯留情況。檢查時需攜帶既往牙科病歷,便于對比乳牙松動度變化。
4、避免不良習慣:
糾正咬鉛筆、吮手指等行為,防止外力導致乳牙移位。夜間磨牙者可使用硅膠牙墊保護滯留乳牙。避免用舌頭頂推松動乳牙,干擾恒牙正常萌出路徑。學齡期兒童應注意書寫姿勢,預防因長期托腮造成的頜面部受力不均。
5、及時就醫(yī):
若恒牙已萌出而乳牙未脫落超過3個月,需進行專業(yè)評估。出現(xiàn)乳牙嚴重松動、牙齦化膿或恒牙異位萌出時,可能需拔除滯留乳牙。對于多顆乳牙滯留或伴有頜骨發(fā)育異常者,建議轉診至兒童正畸???。拔牙后需遵醫(yī)囑使用咬棉球止血,24小時內(nèi)避免漱口。
乳牙滯留期間應保證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攝入,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。鼓勵進行吹氣球、咀嚼無糖口香糖等面部肌肉訓練,但需避免過度用力。選擇兒童含氟漱口水每周使用2-3次,強化牙釉質抗齲能力。若恒牙萌出后排列不齊,需在替牙期結束后進行正畸評估。觀察乳牙脫落過程中是否有異常出血或疼痛,避免自行搖晃乳牙造成軟組織損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