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秘可通過乳果糖、聚乙二醇4000散、比沙可啶等藥物治療,通常由膳食纖維不足、飲水過少、腸道菌群紊亂、腸動力減弱、藥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。
1、滲透性瀉藥:
乳果糖和聚乙二醇4000散屬于滲透性瀉藥,通過增加腸道水分軟化糞便。乳果糖需經(jīng)結(jié)腸細菌分解后起效,適合慢性便秘患者;聚乙二醇4000散通過氫鍵固定水分子,不影響電解質(zhì)平衡,老年人使用較安全。兩者均需配合每日飲水1500-2000ml。
2、刺激性瀉藥:
比沙可啶通過刺激腸神經(jīng)叢增強蠕動,適用于急性便秘。該藥可能引起腹痛或依賴,連續(xù)使用不超過1周。番瀉葉、大黃等植物性瀉藥同樣屬于刺激性瀉劑,長期使用易導(dǎo)致結(jié)腸黑變病。
3、膳食調(diào)整:
每日攝入25-30g膳食纖維可改善功能性便秘。燕麥麩皮每100g含15g膳食纖維,可加入酸奶食用;火龍果含豐富果膠和籽粒,單次建議食用200g;奇亞籽吸水膨脹達12倍,每次10g泡水飲用。
4、益生菌補充:
雙歧桿菌三聯(lián)活菌膠囊可糾正腸道菌群失衡,緩解因抗生素使用或感染后的便秘。療程通常4-8周,需冷藏保存。發(fā)酵食品如無糖酸奶、泡菜含天然益生菌,建議每日攝入200-300g。
5、運動干預(yù):
腹式呼吸訓(xùn)練通過膈肌運動促進腸蠕動,每日3組每組10分鐘;快走時擺臂動作能刺激結(jié)腸,建議6000步/天;瑜伽貓牛式通過脊柱屈伸按摩腹部臟器,晨起練習(xí)5-8次。
便秘患者需建立晨起排便反射,嘗試溫水坐浴或順時針腹部按摩。飲食注意增加木耳、銀耳等可溶性膳食纖維,限制精米白面攝入。運動推薦游泳、太極拳等中低強度項目,避免久坐超過2小時。癥狀持續(xù)超過2周或出現(xiàn)便血、體重下降需消化科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