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腹瀉病可通過觀察排便頻率、性狀變化、伴隨癥狀、脫水表現及病原學檢測綜合判斷。常見原因包括喂養(yǎng)不當、乳糖不耐受、腸道感染、過敏反應及抗生素使用等。
1、排便頻率:健康新生兒每日排便2-5次,母乳喂養(yǎng)兒可達8-10次。腹瀉時排便次數突增50%以上或超過10次/日,需記錄24小時具體次數。早產兒或低體重兒出現水樣便3次以上即需警惕。
2、糞便性狀:正常為金黃色糊狀便。異常表現包括水樣便可滲透尿布、蛋花湯樣便輪狀病毒特征、黏液膿血便細菌性腸炎、泡沫酸臭便乳糖不耐受。采集新鮮標本進行潛血試驗和還原物檢測有助于鑒別診斷。
3、伴隨癥狀:輕度腹瀉伴吐奶、哭鬧;中度出現發(fā)熱>38℃、拒食、腹脹;重度可見嗜睡、前囟凹陷。輪狀病毒感染多先嘔吐后腹瀉,諾如病毒常伴肌肉酸痛。記錄嘔吐物性質及體溫變化曲線。
4、脫水評估:檢查皮膚彈性捏起腹壁皮膚回彈>2秒、黏膜濕潤度口唇干裂、尿量<1ml/kg/h、前囟張力及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。輕度脫水體重下降5%,重度可達10%以上伴四肢厥冷。
5、實驗室檢查:糞便常規(guī)見白細胞提示細菌感染,輪狀病毒抗原檢測陽性率70%。血常規(guī)中C反應蛋白升高需排除敗血癥,電解質紊亂常見低鉀血癥。持續(xù)腹瀉需做糞便培養(yǎng)及過敏原篩查。
母乳喂養(yǎng)期間母親應避免進食生冷刺激食物,配方奶喂養(yǎng)需嚴格按比例調配。每次便后清潔臀部并涂抹護臀霜,出現血便、持續(xù)高熱或抽搐立即急診??蓚溆每诜a液鹽Ⅲ預防脫水,禁忌自行使用止瀉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