剖腹產后需注意傷口護理、疼痛管理、活動恢復、飲食調整及心理調適,避免感染并促進身體康復。
1、傷口護理:
術后保持傷口清潔干燥,每日用碘伏消毒并更換敷料。觀察有無紅腫滲液,避免沾水或劇烈摩擦。使用醫(yī)用腹帶減輕張力,兩周內禁止盆浴。若出現發(fā)熱或膿性分泌物需及時就醫(yī)。
2、疼痛管理:
按醫(yī)囑服用布洛芬、對乙酰氨基酚等鎮(zhèn)痛藥物。采取側臥微屈膝體位緩解腹部壓力,咳嗽時用手按壓傷口。冰敷可短期減輕局部腫脹,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。
3、活動恢復:
術后6小時開始床上翻身,24小時后嘗試下床慢走。逐日增加活動量但避免提重物,六周內禁止劇烈運動。凱格爾運動有助于盆底肌修復,深呼吸練習預防肺部感染。
4、飲食調整:
術后6小時可飲溫水,排氣后進食米湯、蒸蛋等流食。逐步添加瘦肉粥、菠菜等高鐵食物,避免豆類、牛奶等產氣食物。每日保證2000ml水分攝入,哺乳期需增加300-500大卡熱量。
5、心理調適:
產后抑郁篩查得分≥10分需心理干預。家人應協(xié)助夜間哺乳,每天保證4小時連續(xù)睡眠。參加產婦互助小組,正念冥想緩解焦慮。出現持續(xù)情緒低落需咨詢專業(yè)心理
剖腹產恢復期需均衡攝入蛋白質和維生素C促進愈合,如魚肉、獼猴桃等;溫和散步改善循環(huán)但避免爬樓梯;哺乳時用枕頭支撐腹部減少牽拉;觀察惡露顏色變化,六周后復查子宮復舊情況;保持環(huán)境通風減少傷口潮濕,選擇棉質寬松衣物減少摩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