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乙拉西坦片于2000年4月獲FDA批準,在美國和歐盟上市,主要用于治療局限性及繼發(fā)性全身性癲癇。左乙拉西坦片目前在全球超過66個國家和地區(qū)上市,全球有超過100萬人的治療記錄,是目前美國癲癇治療中應用最多的新型抗癲癇藥物。那么,幾歲以上的人群才可以使用開浦蘭(左乙拉西坦片)?

開浦蘭 左乙拉西坦片
生產(chǎn)廠家:UCB Pharma S.A.
功能主治:用于成人及4歲以上兒童癲癇患者部分性發(fā)作的加用治療。
用法用量:(1)給藥途徑 :口服。需以適量的水吞服,服用不受進食影響。(2)給藥方法和劑量 :成人(>18歲)和青少年(12-17歲)體重≥50kg起始治療劑量為每次500mg,每日2次。根據(jù)臨床效果及耐受性,每日劑量可增加至每次1500mg,每日2次。劑量的變化應每2-4周增加或減少500mg/次,每日2次。老年人 (≥65歲)根據(jù)腎功能狀況,調(diào)整劑量 (詳見下文有關腎功能受損病人描述)。4-11歲的兒童和青少年(12-17歲)體重≤50kg起始治療劑量是10mg/kg,每日2次。根據(jù)臨床效果及耐受性,劑量可以增加至30mg/kg,每日2次。 劑量變化應以每2周增加或減少10mg/kg,每日2次。應盡量使用最低有效劑量。兒童和青少年體重≥50kg,劑量和成人一致。青少年和兒童推薦劑量:起始劑量10 mg/kg,每日2次,最大劑量30 mg/kg,每日2次。體重15 kg:起始劑量每次150 mg,每日2次,最大劑量每次450 mg,每日2次。體重20 kg:起始劑量每次200 mg,每日2次,最大劑量每次600 mg,每日2次。體重25 kg:起始劑量每次250 mg,每日2次,最大劑量每次750 mg,每日2次。體重50 kg或以上:起始劑量每次500 mg,每日2次,最大劑量每次1500 mg,每日2次。20 kg 以下的兒童,為精確調(diào)整劑量,起始治療應使用口服溶液。嬰兒和小于4歲的兒童患者:目前尚無相關的充足的資料。腎功能受損的病人 :成人腎功能受損病人,根據(jù)腎功能狀況,按表中不同肌酐清除率(CLcr) mL/min(測出血清肌酐值按下述計算方法)調(diào)整日劑量。CLcr=140-年齡(歲) x 體重(kg)/72 x 血清肌酐值(mg/dl)女性病人:上述計算值 x 0.85腎功能受損病人的劑量正常病人(肌酐清除率80 mL/min) :每次500-1500 mg,每日2次。輕度異常(肌酐清除率50-79 mL/min) :每次500-1000 mg,每日2次。中度異常(肌酐清除率30-49 mL/min) :每次250-750 mg,每日2次。嚴重異常(肌酐清除率<30 mL/min) :每次250-500 mg,每日2次。正在進行透析晚期腎病病人 :500-1000 mg ,每日1次。服用第1天推薦負荷劑量為左乙拉西坦750 mg。透析后,推薦給予250-500 mg附加劑量。兒童腎功能損害病人應根據(jù)腎功能狀態(tài)調(diào)整劑量,因為左乙拉西坦的清除與腎功能有關。肝病患者 :對于輕度和中度肝功能受損的病人,無需調(diào)整給藥劑量。嚴重肝損的病人,根據(jù)肌酐清除率可能低估腎功能不全的程度,因此,如果病人的肌酐清除率小于70 mL/min,日劑量應減半。
立即購買
左乙拉西坦片主要用于成人及4歲以上兒童癲癇患者部分性發(fā)作的治療。一歲的小孩不可以應用此藥,而四歲以上的小孩應用左乙拉西坦片時,也要注意,左乙拉西坦片副作用小,但不能說沒有,俗話說“是藥三分毒”嘛。左乙拉西坦片的不良反應有: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嗜睡,乏力和頭暈,常發(fā)生在治療的開始階段。隨時間的推移,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相關的不良反應發(fā)生率和嚴重程度會隨之降低。左乙拉西坦不良反應沒有明顯的劑量相關性。
孩子患有癲癇吃開浦蘭(左乙拉西坦片)效果不錯,左乙拉西坦的確切抗癲癇機制尚不明,但與傳統(tǒng)抗癲癇藥物作用于離子通道或興奮性、抑制性神經(jīng)遞質(zhì)系統(tǒng)不同。左乙拉西坦幾乎具備了較好的抗癲癇藥物的所有藥動學特性:生物利用度高、線性曲線、低蛋白結(jié)合率、無肝酶誘導作用。多種動物模型顯示左乙拉西坦具有抗癲癇特性。全球范圍的3個重要多中心、隨機、雙盲、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結(jié)果顯示左乙拉西坦具有確切的抗癲癇療效和很好的耐受性,可用于治療癲癇、神經(jīng)痛和其他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疾病。
通過以上介紹希望各位患者能夠準確了解藥物并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用藥。保證自己的健康。
購買本品,選擇,,藥品價格優(yōu)惠,質(zhì)量有保障,購買方便快捷。如需要購買,可聯(lián)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者撥打熱線電話:,讓您享受全新購買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