間質性肺炎目前還缺乏特效的治療方法,常表現為進行性發(fā)展。增強患者的免疫力,減少感冒次數,可以防止因感染而致病情惡化。中藥在必要時與激素合用可以減輕激素的副作用,增強療效。間質性肺炎必須先明確診斷,然后在有經驗醫(yī)師的指導下長期治療,切不可掉以輕心。從傳統(tǒng)醫(yī)學上比較建議使用西醫(yī)的治療法,但中醫(yī)的藥物治療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調理功能,不會像西藥那樣那么傷人體元氣。
間質性肺炎中醫(yī)屬于“肺痹”范疇。肺為邪痹,氣血不通,絡脈瘀阻,并存在著由肺痹→肺痿的臨床演變過程;肺纖維化病程日久,肺葉萎弱不用,氣血不充,絡虛不榮,則可屬“肺痿”。部分學者認為,“肺痹”與“肺痿”均可作為其病名,二者反映了病程發(fā)生發(fā)展的不同階段的病機特點,故臨證應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,分別虛實主次、輕重緩急,從而確定病名歸屬。
間質性肺炎選擇中醫(yī)藥治療時,應著眼整體調整,給予個體化的辨證論治,而迄今不存在能“通治”本病的固定方藥。中藥溫腎清肺湯具有超強滲透性,藥物能夠滲透進入肺部深處,直擊疾病根源,發(fā)揮強力清除作用,清除肺部多年沉積的毒素,強力鏟除疾病根源,恢復患者氣管通暢。
中醫(yī)認為間質性肺炎是由于脾腎不足,外邪客肺后,肺虛邪留,久則氣陰受損,肺臟脈絡瘀阻,宣肅失司,痰濁留戀肺竅,或陰虛津涸而致干咳頻頻,成纏綿難愈的頑咳證。
對于該病的治療到現在在國內外沒有好的方法。臨床實踐治療研究發(fā)現了間質性肺炎患者的肺纖維化病灶處于非靜止的動態(tài)變化中,可因治病因子的繼續(xù)作用而逐漸增加,使病情加重;也可以因科學的治療而逐漸減少,使病情減輕。通過大量的對特定中苭的苭理及所含成分的研究,觀察到中苭丹參可減少氧自由基的產生,保護血管內皮細胞,改善微循環(huán)和細胞出血、缺氧所致的代謝障礙,可明顯抑制成纖維細胞的生成和繁殖,同時可增強機體免疫力。
用丹參等幾十味中苭組成方劑后其苭理成份能直接作用于星狀細胞,減少對肺間質細泡內膠原和基底膜的破壞,從而抑制和減少了造成纖維化的膠原合成,促使膠原降解,從而阻斷了肺纖維化進程,逆轉了肺纖維化,于是纖維化病灶逐漸減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