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癌需與胃潰瘍、胃息肉、胃淋巴瘤、功能性消化不良、慢性胃炎等疾病進行鑒別診斷。
1、胃潰瘍:
胃潰瘍與胃癌均可出現上腹痛、反酸等癥狀。胃潰瘍疼痛具有周期性、節(jié)律性特點,胃鏡檢查可見邊緣光滑的圓形潰瘍;胃癌疼痛無規(guī)律,潰瘍面凹凸不平伴周圍黏膜皺襞中斷。病理活檢是鑒別金標準。
2、胃息肉:
胃息肉中的腺瘤性息肉有惡變傾向,內鏡下可見廣基或帶蒂隆起。增生性息肉表面光滑,直徑多小于2cm。需通過超聲內鏡評估層次結構,病理檢查排除癌變。
3、胃淋巴瘤:
原發(fā)性胃淋巴瘤表現為黏膜肥厚或潰瘍,CT顯示胃壁彌漫增厚但蠕動尚存。與胃癌的局部僵硬、黏膜中斷不同,確診需依賴免疫組化檢測CD20等標記物。
4、功能性消化不良:
該病雖有飽脹、早飽感,但無體重下降或夜間痛。胃鏡檢查無器質性病變,幽門螺桿菌檢測可陰性。胃癌患者癥狀呈進行性加重,多伴隨貧血等報警癥狀。
5、慢性胃炎:
萎縮性胃炎與胃癌發(fā)生相關,內鏡下可見黏膜蒼白、血管透見。但胃炎病變彌漫,無腫塊或深潰瘍。血清胃蛋白酶原Ⅰ/Ⅱ比值降低提示癌變風險。
日常需注意分餐制減少幽門螺桿菌感染,避免腌制食品攝入。建議40歲以上人群定期進行胃鏡檢查,尤其是有家族史者。出現持續(xù)上腹痛、黑便等癥狀時應及時消化科就診,必要時結合腫瘤標志物CA72-4檢測。適度運動如太極拳可調節(jié)胃腸功能,高蛋白飲食有助于黏膜修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