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腔器官脫垂的手術方式選擇需根據(jù)脫垂部位、程度及患者個體情況決定,主要有陰道前壁修補術、陰道后壁修補術、子宮骶骨固定術、陰道封閉術、經陰道網片植入術。
1、陰道前壁修補術
適用于膀胱膨出或尿道膨出為主的盆腔器官脫垂。手術通過陰道前壁切口修復松弛的盆底筋膜,恢復膀胱和尿道正常解剖位置。術后需避免重體力勞動,防止復發(fā)。該術式創(chuàng)傷較小,但嚴重脫垂可能需聯(lián)合其他術式。
2、陰道后壁修補術
針對直腸膨出或腸疝患者,通過陰道后壁切口修補直腸陰道隔缺陷。術中可能同時處理會陰體松弛問題。術后需保持排便通暢,避免便秘增加腹壓。該術式對改善排便功能障礙效果顯著。
3、子宮骶骨固定術
適用于子宮脫垂患者,通過腹腔鏡或開腹將子宮頸固定于骶骨岬。該術式能較好維持陰道軸向,保留子宮功能。術后需定期復查,觀察網片或縫線是否移位。年輕有生育需求者需謹慎選擇。
4、陰道封閉術
針對無性生活需求的老年患者,通過部分或完全封閉陰道解決脫垂。手術簡單且復發(fā)率低,但會喪失性功能。術前需充分評估患者意愿,術后需預防泌尿系統(tǒng)感染。該術式適合合并多種基礎疾病的高齡患者。
5、經陰道網片植入術
采用生物合成網片加強盆底支撐結構,適用于重度脫垂復發(fā)患者。網片可提供長期力學支持,但存在侵蝕、感染等風險。術后需密切隨訪,出現(xiàn)陰道出血或疼痛需及時就醫(yī)。該術式需嚴格掌握適應癥。
盆腔器官脫垂術后應堅持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,控制體重避免腹壓增高,多攝入高纖維食物預防便秘。術后3個月內禁止提重物及劇烈運動,定期進行盆底功能評估。合并慢性咳嗽或便秘者需同步治療基礎疾病,絕經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改善陰道黏膜彈性。選擇手術方式時需綜合考慮年齡、生育需求、脫垂程度等因素,由專業(yè)婦科醫(yī)生制定個體化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