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肝無法通過血常規(guī)檢查直接確診。血常規(guī)主要檢測紅細胞、白細胞、血小板等基礎指標,而乙肝診斷需依賴乙肝病毒血清學標志物檢測。
1、血常規(guī)局限性:血常規(guī)僅反映血液成分變化,如淋巴細胞比例異常可能提示病毒感染,但無法區(qū)分乙肝病毒與其他病原體。慢性乙肝患者可能出現血小板減少,但該表現也見于肝硬化等其他疾病,缺乏特異性。
2、乙肝確診檢測: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診斷關鍵指標,陽性提示現癥感染。配合乙肝兩對半檢測可判斷感染階段,如e抗原陽性代表病毒復制活躍。高精度HBV-DNA檢測能直接測定病毒載量。
3、肝功能輔助診斷:轉氨酶ALT/AST升高反映肝細胞損傷,膽紅素異常提示膽汁代謝障礙。這些指標需與乙肝標志物聯(lián)合分析,單獨異常不能確診乙肝。
4、影像學檢查價值:超聲可評估肝臟形態(tài)變化,如發(fā)現肝實質增粗、脾腫大等表現,結合乙肝標志物陽性可輔助診斷病情進展程度。
5、鑒別診斷要點:EB病毒、巨細胞病毒感染也可導致肝功能異常,自身免疫性肝炎表現為球蛋白升高。需通過病原學檢測排除其他肝病。
日常飲食建議選擇高蛋白、低脂食物如魚肉、豆腐,避免酒精攝入。適度進行太極拳、散步等低強度運動,定期監(jiān)測肝功能指標。出現乏力、黃疸等癥狀時需及時復查乙肝病毒載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