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屬于轉氨酶。轉氨酶是催化氨基酸與酮酸之間氨基轉移的一類酶,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、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、γ-谷氨酰轉移酶等。
1、酶學分類:
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在酶分類系統(tǒng)中屬于EC 2.6.1.2,與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同屬轉移酶大類中的轉氨酶亞類。這類酶的共同特征是催化α-氨基酸的氨基轉移到α-酮酸受體上,維持機體氨基酸代謝平衡。
2、分子結構:
ALT具有典型轉氨酶的三維結構特征,其活性中心含有磷酸吡哆醛輔酶。這種結構使其能夠可逆地催化丙氨酸與α-酮戊二酸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,該反應是肝臟糖異生途徑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
3、組織分布:
與其他轉氨酶類似,ALT在人體組織呈特異性分布。肝臟含量最高,心肌和骨骼肌次之。當肝細胞受損時,ALT從胞質釋放入血,這種特性使其成為臨床最常用的肝損傷標志物之一。
4、臨床意義:
作為轉氨酶家族成員,ALT升高常見于病毒性肝炎、藥物性肝損傷等肝膽疾病。其檢測值通常與AST聯合分析,ALT/AST比值有助于鑒別肝細胞性黃疸和溶血性黃疸。
5、檢測方法:
現代醫(yī)學實驗室采用國際臨床化學聯合會推薦的速率法檢測ALT活性。檢測原理基于酶促反應產生的NADH在340nm波長吸光度的變化率,這種方法具有高度特異性和靈敏度。
保持ALT水平正常需注意均衡飲食,適量攝入優(yōu)質蛋白質如魚肉、豆制品,避免高脂高糖飲食加重肝臟負擔。規(guī)律有氧運動如快走、游泳可促進新陳代謝,但應避免劇烈運動導致的肌肉損傷性ALT升高。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肝功能檢查,長期服藥者需定期監(jiān)測ALT變化。當發(fā)現ALT異常升高時,應及時就醫(yī)排查病因,避免自行服用保肝藥物掩蓋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