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(nèi)痔脫出患者的飲食需以高纖維、易消化、刺激性小為原則,主要注意增加膳食纖維攝入、保證充足水分、避免辛辣刺激、限制酒精攝入、控制油膩食物。
1、增加膳食纖維:
每日攝入25-30克膳食纖維可軟化糞便,減少排便時對痔核的摩擦。推薦選擇燕麥、糙米、全麥面包等全谷物,以及蘋果、香蕉、火龍果等帶皮水果。綠葉蔬菜如菠菜、芹菜需切碎后烹飪,豆類如綠豆、紅豆建議煮爛食用。膳食纖維需逐步增量,避免短期內(nèi)大量攝入引發(fā)腹脹。
2、保證充足水分:
每天飲用1.5-2升水能預防大便干結(jié),最佳選擇是溫開水或淡蜂蜜水。晨起空腹飲用300毫升溫水可刺激腸蠕動,兩餐之間分次小口飲用更利于吸收。需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加重腎臟負擔,同時減少濃茶、咖啡等利尿飲品的攝入。
3、避免辛辣刺激:
辣椒素會刺激直腸黏膜充血水腫,加重痔核脫出癥狀。需忌食辣椒、芥末、生蒜等調(diào)味品,以及麻辣火鍋、燒烤等烹飪方式。烹飪時可選用姜片、香菇等天然鮮味食材替代辛辣調(diào)料,急性發(fā)作期建議采用清蒸、白灼等清淡烹調(diào)法。
4、限制酒精攝入:
酒精會擴張血管并抑制腸道蠕動,導致痔靜脈叢淤血。啤酒、白酒等含酒精飲品均應避免,紅酒每日不超過100毫升。酒精戒斷期間可用菊花茶、大麥茶等替代,聚會場合建議選擇鮮榨果汁或無糖酸奶。
5、控制油膩食物:
高脂肪食物延緩胃排空易致便秘,油炸食品產(chǎn)生的丙烯酰胺還會損傷腸道黏膜。需減少肥肉、動物內(nèi)臟攝入,食用油每日控制在25克以內(nèi)。優(yōu)先選擇橄欖油、亞麻籽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,肉類以去皮雞胸肉、清蒸魚為主。
內(nèi)痔脫出患者除飲食調(diào)整外,建議每日進行提肛運動鍛煉盆底肌,具體方法為收縮肛門5秒后放松,重復10-15次為一組,每日3組。避免久坐久站,每小時變換體位活動5分鐘。便后使用溫水清洗肛門,可配合中藥坐浴緩解癥狀。若痔核無法回納或持續(xù)出血,需及時至肛腸科就診評估是否需手術(shù)治療。長期便秘者可咨詢營養(yǎng)師制定個性化食譜,合并糖尿病等基礎(chǔ)疾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