蜂窩織炎疼痛可通過抗生素治療、局部護理、止痛藥物、物理治療、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。蜂窩織炎是皮下疏松結締組織的急性細菌感染,通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引起,表現為皮膚紅腫、疼痛、發(fā)熱等癥狀。
1、抗生素治療
蜂窩織炎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,抗生素是核心治療手段。臨床常用藥物包括青霉素類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,頭孢類如頭孢呋辛酯,大環(huán)內酯類如阿奇霉素等。輕癥可口服給藥,嚴重感染需靜脈滴注。用藥需覆蓋常見致病菌,療程通常持續(xù)7-14天,即使癥狀緩解也須完成全程治療以防復發(fā)。
2、局部護理
患肢抬高可減輕水腫和疼痛,建議高于心臟水平15-20厘米。局部冷敷能緩解紅腫,每次15-20分鐘,間隔2小時重復進行。保持創(chuàng)面清潔干燥,避免抓撓或擠壓。若存在開放性傷口,需使用無菌敷料覆蓋,定期更換。皮膚破損處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預防繼發(fā)感染。
3、止痛藥物
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、對乙酰氨基酚可緩解疼痛和炎癥反應。嚴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阿片類藥物如曲馬多。使用止痛藥時需注意胃腸道反應,避免與其他抗炎藥聯用。疼痛持續(xù)加重可能提示膿腫形成或壞死性筋膜炎,需及時就醫(yī)評估。
4、物理治療
炎癥控制后可采用紫外線照射促進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加速炎癥吸收。超聲波治療有助于軟化硬結,改善組織修復。治療期間應監(jiān)測皮膚反應,避免過度刺激。物理治療需在專業(yè)醫(yī)師指導下進行,急性感染期禁止熱敷以防感染擴散。
5、手術治療
當形成膿腫時需要切開引流,清除壞死組織。壞死性蜂窩織炎需行清創(chuàng)術,必要時多次手術。術后需定期換藥,配合負壓吸引治療促進創(chuàng)面愈合。嚴重肢體感染經保守治療無效時,可能需截肢以保全生命。手術前后均需加強抗生素治療。
蜂窩織炎患者應臥床休息,減少患肢活動。飲食需保證優(yōu)質蛋白如魚肉、蛋類攝入,補充維生素C促進組織修復。每日飲水不少于2000毫升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穿著寬松棉質衣物,避免摩擦患處??祻推诳芍鸩竭M行關節(jié)活動度訓練,預防淋巴水腫。密切觀察體溫變化,如出現寒戰(zhàn)、高熱或疼痛加劇,提示感染進展需立即就醫(yī)。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,下肢感染患者治愈后應長期穿戴彈力襪預防復發(fā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