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黏膜損傷可通過鋁碳酸鎂、瑞巴派特、替普瑞酮等藥物治療,通常由幽門螺桿菌感染、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、酒精刺激、膽汁反流、應激反應等原因引起。
1、鋁碳酸鎂:
鋁碳酸鎂可直接中和胃酸,在黏膜表面形成保護層。該藥物能快速緩解燒心、反酸癥狀,適用于飲食不當或輕度胃炎引起的黏膜損傷。服藥期間需避免同時服用鐵劑、四環(huán)素類藥物。
2、瑞巴派特:
瑞巴派特通過增加胃黏液分泌和前列腺素合成促進黏膜修復。該藥對非甾體抗炎藥或酒精導致的胃黏膜損傷效果顯著,常見不良反應包括便秘、腹瀉等消化道癥狀。
3、替普瑞酮:
替普瑞酮通過改善胃黏膜血流和再生能力加速愈合。特別適用于老年患者或慢性胃炎伴黏膜糜爛者,用藥期間可能出現皮疹、肝功能異常等副作用。
4、幽門螺桿菌感染:
幽門螺桿菌感染與70%以上胃黏膜損傷有關,通常表現為上腹隱痛、餐后腹脹。需采用四聯療法根除,包含質子泵抑制劑、兩種抗生素和鉍劑。
5、非甾體抗炎藥損傷:
長期服用阿司匹林、布洛芬等藥物會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導致黏膜防御功能下降。此類患者需聯合使用米索前列醇等黏膜保護劑,同時監(jiān)測消化道出血風險。
胃黏膜損傷患者日常應選擇小米粥、山藥、南瓜等易消化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飲食。適度進行散步、八段錦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改善胃腸血液循環(huán)。出現嘔血、黑便等嚴重癥狀需立即就醫(yī),慢性患者建議每半年復查胃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