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數輕中度前列腺增生無需立即治療,但需定期監(jiān)測。是否干預取決于癥狀嚴重程度、并發(fā)癥風險及生活質量影響,主要評估因素包括尿流率下降、殘余尿量增加、反復尿路感染、腎功能損害及急性尿潴留史。
1、癥狀評估:
早期前列腺增生可能僅表現(xiàn)為夜尿增多或尿頻,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≤7分屬輕度,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觀察。若出現(xiàn)排尿困難、尿線變細等中重度癥狀IPSS≥8分,或合并血尿、尿失禁等表現(xiàn),則需積極干預。
2、并發(fā)癥風險:
長期膀胱出口梗阻可能導致膀胱結石、腎積水等器質性病變。殘余尿量超過50毫升或最大尿流率<10毫升/秒時,提示梗阻程度加重,需藥物或手術治療預防不可逆損傷。
3、生活質量:
夜間起床排尿超過2次可能影響睡眠質量,日間頻繁如廁會干擾工作社交。當癥狀對日常生活造成顯著困擾時,即使客觀指標未達治療標準,也可考慮啟動治療。
4、藥物干預:
α受體阻滯劑如坦索羅辛可快速緩解排尿困難,5α還原酶抑制劑如非那雄胺適用于前列腺體積>40毫升者。兩者聯(lián)用可降低急性尿潴留風險,但需持續(xù)用藥3-6個月才顯效。
5、手術指征:
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仍是中重度癥狀的金標準術式,適用于反復尿潴留、腎功能損害患者。激光汽化等微創(chuàng)手術更適合高齡、高危人群,術后尿失禁發(fā)生率低于1%。
建議患者每日飲水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,分次飲用且睡前2小時限水。適度進行凱格爾運動可增強盆底肌力量,避免久坐騎車壓迫會陰部。西葫蘆、西紅柿等富含番茄紅素的蔬菜可能延緩進展,但需注意辛辣食物和酒精可能加重尿頻癥狀。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尿流動力學檢查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查,動態(tài)評估病情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