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癬和腳氣是兩種不同的足部皮膚問題,足癬由真菌感染引起,腳氣則與維生素B1缺乏有關。主要區(qū)別包括病因不同、癥狀表現不同、傳染性不同、治療方法不同、易感人群不同。
1、病因不同:
足癬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,常見致病菌為紅色毛癬菌、須癬毛癬菌等。腳氣即維生素B1缺乏癥又稱硫胺素缺乏癥,因長期飲食不均衡或慢性疾病導致維生素B1攝入不足或吸收障礙。
2、癥狀表現不同:
足癬表現為足趾間糜爛、脫屑或足底水皰,伴有瘙癢和異味,嚴重者可出現皸裂。腳氣早期表現為疲乏、食欲減退,進展期出現對稱性周圍神經炎如足部灼痛、感覺異常和心力衰竭癥狀如水腫、氣促。
3、傳染性不同:
足癬具有傳染性,可通過直接接觸或共用鞋襪傳播。腳氣無傳染性,屬于營養(yǎng)代謝性疾病,與個人飲食習慣和機體吸收功能相關。
4、治療方法不同:
足癬需抗真菌治療,常用藥物包括聯苯芐唑乳膏、特比萘芬片、伊曲康唑膠囊。腳氣需補充維生素B1,嚴重者需注射硫胺素制劑,同時需糾正營養(yǎng)不良的基礎病因。
5、易感人群不同:
足癬好發(fā)于多汗者、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人群。腳氣多見于長期酗酒者、妊娠期婦女、慢性腹瀉患者及以精制米面為主食的人群。
預防足癬需保持足部干燥清潔,避免赤足行走于公共潮濕區(qū)域,選擇透氣鞋襪并定期消毒。預防腳氣應保證均衡膳食,適量攝入全谷物、瘦肉、豆類等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,酗酒者需戒酒。兩種疾病癥狀持續(xù)加重時均需及時就醫(yī),足癬合并細菌感染可能出現紅腫熱痛,腳氣進展至濕性腳氣病可能危及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