嘴巴里面有水泡可通過保持口腔衛(wèi)生、調整飲食結構、局部物理降溫、使用藥物緩解、預防繼發(fā)感染等方式治療。水泡通常由燙傷刺激、病毒感染、過敏反應、機械摩擦、營養(yǎng)缺乏等原因引起。
1、清潔護理:燙傷或摩擦導致的水泡需用生理鹽水漱口,避免破損感染。每日刷牙兩次配合牙線清潔,暫停使用含酒精漱口水。進食后立即用溫水漱口,減少食物殘渣刺激。
2、飲食調節(jié):避免辛辣、過燙或堅硬食物,選擇室溫流質如南瓜粥、山藥羹。增加維生素B2攝入,每日食用雞蛋、牛奶、菠菜等。過敏體質者需排查芒果、堅果等致敏食物。
3、物理處置:對創(chuàng)傷性水泡可含服冰塊緩解腫痛,每次不超過3分鐘。皰疹性水泡適用淡鹽水含漱,每日3-4次。使用軟毛牙刷避免二次損傷,睡眠時墊高枕頭減少充血。
4、藥物干預:病毒感染可口服阿昔洛韋、泛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。過敏反應需服用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抗組胺藥。疼痛明顯時短期使用利多卡因凝膠局部涂抹。
5、感染防控:皰疹破潰后涂抹紅霉素軟膏預防細菌感染。糖尿病患者出現(xiàn)化膿需就醫(yī)清創(chuàng),免疫力低下者慎用激素類噴霧。反復發(fā)作超過兩周需排查白塞病等免疫疾病。
日常需保證每日2000ml飲水,避免熬夜及精神緊張。適度補充復合維生素B族及維生素C,選擇游泳、瑜伽等低強度運動增強抵抗力。長期不愈或伴隨發(fā)熱、淋巴結腫大等癥狀應及時到口腔黏膜科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