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腦出血可通過控制血壓、康復訓練、心理疏導、飲食調整、定期復查等方式調養(yǎng)。腦出血通常由高血壓、動脈硬化、腦血管畸形、凝血功能障礙、外傷等原因引起。
1、控制血壓:
高血壓是腦出血的主要誘因,日常需監(jiān)測血壓并控制在140/90mmHg以下。減少鈉鹽攝入,每日食鹽量不超過5克。避免情緒激動和劇烈運動,遵醫(yī)囑服用降壓藥如氨氯地平、纈沙坦、氫氯噻嗪等。
2、康復訓練:
肢體功能障礙患者需在發(fā)病后2周開始被動關節(jié)活動,逐步過渡到主動訓練。語言障礙者可進行發(fā)音練習和吞咽功能訓練??祻瓦^程需循序漸進,避免過度疲勞,配合針灸或理療促進神經(jīng)功能恢復。
3、心理疏導:
腦出血后易出現(xiàn)抑郁、焦慮等情緒問題。家屬應給予充分情感支持,鼓勵患者參與社交活動。嚴重心理障礙需尋求專業(yè)心理咨詢,必要時短期使用舍曲林、帕羅西汀等抗抑郁藥物。
4、飲食調整:
選擇低脂高蛋白食物如魚肉、雞胸肉、豆腐,每日攝入500克新鮮蔬果。吞咽困難者改為糊狀飲食,避免嗆咳。限制動物內臟和油炸食品,適量補充核桃、深海魚等富含ω-3脂肪酸的食物。
5、定期復查:
出院后每月復查血壓、血脂和凝血功能,每半年進行頭顱CT或MRI檢查。監(jiān)測用藥不良反應,及時調整抗凝藥物如華法林、阿司匹林的用量。出現(xiàn)頭痛、嘔吐等異常癥狀需立即就醫(yī)。
腦出血恢復期需保持適度活動如散步、太極拳,避免提重物和屏氣動作。臥室保持通風和適宜溫濕度,床邊加裝護欄防跌倒。長期臥床者每2小時翻身拍背,預防壓瘡和肺炎。家屬應學習急救知識,備好硝酸甘油等應急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