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眼病可通過觀察眼部癥狀、詢問接觸史、裂隙燈檢查、淚液分泌測試、結膜刮片檢測等方式診斷。該病通常由病毒或細菌感染、過敏反應、環(huán)境刺激、用眼疲勞、化學物質接觸等原因引起。
1、癥狀觀察:紅眼病典型表現為結膜充血、分泌物增多、畏光流淚。病毒性感染常伴水樣分泌物,細菌性感染多為黃綠色膿性分泌物。過敏性紅眼病以眼癢為主,可能伴隨打噴嚏等過敏癥狀。嬰幼兒可能因不適頻繁揉眼,需與倒睫或異物刺激鑒別。
2、接觸史排查:詢問近期是否接觸過紅眼病患者,如家庭成員或幼兒園同伴發(fā)病。了解游泳史、粉塵接觸史、寵物接觸史等環(huán)境因素。新?lián)Q洗發(fā)水、眼妝產品使用可能誘發(fā)過敏性結膜炎,佩戴隱形眼鏡者需考慮護理液污染風險。
3、裂隙燈檢查:通過生物顯微鏡觀察結膜充血程度、濾泡增生等體征。病毒性結膜炎可見結膜下出血點,細菌性感染常見瞼結膜乳頭增生。過敏性結膜炎多伴眼瞼水腫,春季角結膜炎可見特征性盾牌狀角膜緣膠樣增生。
4、實驗室檢測:細菌培養(yǎng)可明確病原體類型,病毒PCR檢測有助于診斷腺病毒感染。過敏性結膜炎需做IgE檢測或過敏原篩查。頑固性病例需排除干眼癥,通過淚膜破裂時間測定評估淚液質量。
5、伴隨癥狀鑒別:發(fā)熱伴咽痛提示腺病毒感染,耳前淋巴結腫大為病毒性結膜炎特征。眼瞼腫脹明顯需排除麥粒腫,視力下降需警惕角膜炎。新生兒紅眼病需考慮淋球菌或衣原體感染,需緊急處理預防角膜穿孔。
日常護理需注意用生理鹽水清潔眼部分泌物,冷敷可緩解充血癥狀。飲食宜選擇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、菠菜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保持充足睡眠,暫停游泳等公共活動,避免交叉感染。兒童毛巾需單獨消毒,接觸眼部前后嚴格洗手。癥狀持續(xù)48小時無改善或出現視力模糊、劇烈疼痛需立即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