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內障的預防需綜合眼部防護措施,戴墨鏡可減少紫外線對晶狀體的損傷,但無法完全阻止白內障發(fā)生。
1、紫外線防護:
長期暴露于紫外線是白內障的危險因素之一,佩戴具有UV400防護功能的墨鏡能阻擋99%以上紫外線,降低晶狀體蛋白變性的風險。建議選擇鏡片覆蓋范圍大的偏光鏡,尤其在高原、雪地等強光環(huán)境中。
2、營養(yǎng)補充:
晶狀體抗氧化能力與維生素C、E及葉黃素攝入相關。深色蔬菜如菠菜、羽衣甘藍,以及藍莓、柑橘類水果可提供抗氧化物質。每周攝入2-3次富含Omega-3的魚類也有助于維持眼部微循環(huán)。
3、用眼習慣:
避免持續(xù)強光下用眼超過2小時,每30分鐘建議閉目休息或遠眺。夜間減少藍光設備使用時長,屏幕亮度調節(jié)至環(huán)境光1.5倍以內,降低光化學損傷累積。
4、基礎病控制:
糖尿病血糖波動會加速晶狀體混濁,空腹血糖應控制在6.1mmol/L以下。高血壓患者需維持血壓低于140/90mmHg,定期監(jiān)測眼底血管變化。兩者均可能表現為視物模糊、眩光耐受下降等早期癥狀。
5、定期篩查:
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進行裂隙燈檢查,糖尿病患需每半年篩查。早期白內障可通過驗光矯正改善視力,晚期需行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或囊外摘除術。
預防白內障需建立系統(tǒng)性防護策略:每日戶外活動佩戴墨鏡時間不超過4小時以免影響自然光節(jié)律調節(jié);堅持有氧運動如快走、游泳促進眼周血液循環(huán);控制每日精制糖攝入在25g以下;50歲后每餐搭配1份深色蔬菜。出現視物變形、顏色辨識度下降時應及時進行眼科專科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