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肪肝可能發(fā)展為肝癌,但概率相對較低。長期未控制的脂肪肝可能通過炎癥和纖維化進展為肝硬化,進而增加肝癌風險。
1、單純性脂肪肝階段:
單純性脂肪肝屬于早期病變,肝臟僅存在脂肪堆積而無明顯炎癥。此階段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可完全逆轉,肝癌風險極低。建議控制體重至BMI<24,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、游泳,飲食遵循低脂高纖原則,每日攝入蔬菜500克以上,限制精制糖和飽和脂肪酸。
2、脂肪性肝炎階段:
當肝細胞出現(xiàn)脂肪變性伴隨炎癥反應時,稱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。約15%-25%患者會進展為肝纖維化,需每6個月監(jiān)測肝功能及超聲。醫(yī)學干預包括使用水飛薊素、雙環(huán)醇等護肝藥物,合并代謝異常者需同步控制血糖和血脂。此階段肝癌年發(fā)生率為0.5%-1%。
3、肝硬化階段:
持續(xù)炎癥導致肝臟結構重建形成假小葉,即進入失代償期肝硬化。此時肝癌年發(fā)生率顯著升高至2%-4%,需每3個月進行甲胎蛋白和影像學篩查。治療需針對門脈高壓和肝功能衰竭進行綜合管理,必要時考慮肝移植評估。合并食管靜脈曲張者需預防性使用普萘洛爾降低出血風險。
脂肪肝患者應建立長期隨訪計劃,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進行肝臟彈性檢測。飲食采用地中海飲食模式,增加ω-3脂肪酸攝入如深海魚類每周2-3次,限制紅肉每周不超過500克。戒酒并避免使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。保持規(guī)律作息和情緒穩(wěn)定有助于改善肝臟微循環(huán),睡眠時間保證7-8小時。出現(xiàn)不明原因體重下降、右上腹持續(xù)疼痛或皮膚鞏膜黃染需立即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