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過量可通過停藥觀察、促進排泄、對癥治療、藥物拮抗、血液凈化等方式處理。過量使用通常由計算錯誤、重復給藥、個體差異、肝腎功能異常、藥物相互作用等原因引起。
1、停藥觀察:立即停止用藥是首要措施。藥物半衰期約4小時,多數輕微過量者停藥后24小時內癥狀可自行緩解。密切監(jiān)測心率、血壓、尿量等生命體征,特別注意觀察有無皮疹、惡心等過敏反應。
2、促進排泄:靜脈輸注0.9%氯化鈉注射液可加速藥物經腎臟排泄,每日補液量控制在2000-3000ml。適當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劑需注意電解質平衡,血鉀水平應維持在3.5-5.0mmol/L范圍內。
3、對癥治療:出現(xiàn)過敏反應時靜脈注射地塞米松5-10mg,嚴重支氣管痙攣可霧化吸入沙丁胺醇。消化道癥狀明顯者可用奧美拉唑40mg靜脈滴注,抽搐發(fā)作時首選地西泮10mg緩慢靜注。
4、藥物拮抗:谷胱甘肽過量的特異性拮抗劑尚未明確,但N-乙酰半胱氨酸可作為備選方案,成人劑量150mg/kg稀釋后靜脈滴注。維生素C大劑量使用可能加重腎臟負擔,需謹慎評估。
5、血液凈化:嚴重中毒且合并急性腎衰竭時考慮連續(xù)性腎臟替代治療,血漿置換對蛋白結合率高的谷胱甘肽效果有限。血液灌流采用HA型樹脂灌流器,每次治療時間不少于2小時。
過量使用還原型谷胱甘肽后應連續(xù)監(jiān)測肝功能72小時,AST、ALT升高超過3倍正常值需護肝治療?;謴推诮ㄗh低蛋白飲食減輕腎臟負擔,每日蛋白質攝入控制在0.6-0.8g/kg。適度有氧運動如步行可促進代謝,但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心臟負荷。定期復查尿常規(guī)和腎功能,關注尿蛋白和肌酐清除率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