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珠菌性龜頭炎主要表現(xiàn)為龜頭紅斑、瘙癢、白色分泌物、灼痛感和排尿不適。癥狀發(fā)展通常從輕度刺激進展為明顯炎癥反應。
1、龜頭紅斑:
早期可見龜頭及包皮內側出現(xiàn)邊界清晰的紅色斑片,伴隨輕度水腫。紅斑多由白色念珠菌直接侵襲皮膚黏膜引起,可能因局部潮濕環(huán)境或免疫力下降誘發(fā)。保持干燥清潔可緩解癥狀,頑固性紅斑需外用抗真菌藥物。
2、劇烈瘙癢:
真菌代謝產物刺激神經末梢導致持續(xù)性瘙癢,搔抓可能加重皮損。瘙癢在夜間或出汗后更為明顯,可能伴隨周圍皮膚抓痕。避免搔抓和使用堿性洗劑,局部涂抹抗真菌藥膏可有效控制。
3、白色分泌物:
龜頭冠狀溝處積聚乳酪樣或豆腐渣樣分泌物,伴有特殊發(fā)酵氣味。分泌物含大量真菌菌絲和脫落上皮細胞,可能引起包皮粘連。每日溫水清洗后徹底擦干,合并感染時需配合抗菌治療。
4、灼熱疼痛:
炎癥反應導致局部神經敏感性增高,出現(xiàn)灼燒樣疼痛,尤其在排尿或性生活時加劇。可能伴隨黏膜微小潰瘍,嚴重者影響日常活動。除抗真菌治療外,可短期使用弱效激素緩解炎癥。
5、排尿不適:
尿道口紅腫導致尿流分叉或排尿刺痛,偶見尿頻尿急。需與尿路感染鑒別,尿液檢查無細菌生長但可見真菌孢子。治療期間建議增加飲水量稀釋尿液刺激。
患者應選擇透氣棉質內褲,避免長時間久坐潮濕環(huán)境。飲食上減少高糖食物攝入以抑制真菌繁殖,適當補充含益生菌的發(fā)酵乳制品。伴侶需同步檢查治療以防交叉感染,反復發(fā)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。癥狀持續(xù)超過一周或出現(xiàn)化膿需及時皮膚科就診,避免自行使用強效激素類藥物加重病情。